搜索 "头痛目赤" 的结果

找到 58 条相关结果

绿豆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豆 实际拼音: Lǜ Dòu 来源: 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以种子入药。 性味: 甘,寒。 归经: 入心、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暑。用于暑热烦渴,疮毒痈肿等症。可解附子、巴豆毒。 用法用量: 0.5~1两,大剂量可用4两,煎服。 备注: (1)解附子、巴豆毒,可用绿豆四两、生甘草二两,煎汁候冷...

阅读全文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
小儿推拿 | admin | 2025-05-25 | 21 阅读

小儿推拿除了运用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外,本身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而且还具有“线”状及“面”状,这是特点之一。有相当多穴位都聚结在两手,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这是特点之二。本文着重介绍小儿推拿穴位位置、操作方法、次数(时间)、主治及临床应用。其中“次数”仅代表6个月~1周岁患儿临床治疗时参考,临诊时尚要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身体强弱、疾病轻重等情况而有所增减。上肢部穴位治疗时...

阅读全文
保健类药茶之疏风解表茶(四)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31 | 19 阅读

1、本茶。 原料:藁本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风寒湿邪。 用途:风寒头痛、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疥癣。 2、芎茶。 原料:藁本5g、川芎3g、细辛0.2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湿,止头痛。 用途:外感寒邪头痛及巅顶痛。 3、龙茶。 原料:藁本5g、川芎3g、细辛0.2g、白芷3g、薄荷3g、绿...

阅读全文
四月养生药茶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6-04 | 17 阅读

中医认为,喝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清除睡意,还有助于散发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的生长。春天容易出现倦困,这时喝一杯清香的春茶,它的口感、清香都可以全面地刺激感官,使人提起神来。那么四月喝什么茶呢? 菊花茶 菊花具有养肝平肝、清肝明目的功效,特别适宜春季饮用。同时,还可排毒健身、驱邪降火、疏风清热、利咽消肿,对体内积存的有害化学或放射性物质有抵抗、排除的功效。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

阅读全文
龙药趣谈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8 | 17 阅读

农历辰年即龙年,龙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至高无比,是权力的标志,希望的象征,因而在许多中药中都冠以“龙”字,以示雍容华贵,不同寻常,现介绍如下。 龙齿,出自《神经本草经》,为古代大形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化石,主产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性味涩、凉,入心、肝经,有镇静安神、清热除烦之功,适用于惊痛、癫狂、心悸、失眠、烦热不安等。煎服:9~15克,打碎,先煎。 龙骨,别名花龙骨,...

阅读全文
六字诀
百家功法 | admin | 2025-05-01 | 17 阅读

嘘、呵、呼、咽、吹、嘻六字诀,最早见于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以后不少有关古代气功的著作中对此均有论述。自明代起,六字诀由原来单纯的以练呼为主的静功发展为配合动作的动静功结合的一种功法。 【功法操作】 一、静功六字延寿诀 1.肾吹气法坐式,双手抱膝同时曲膝,全身自上而下自然放松,排除杂念,意守丹田,自然呼吸,先静坐数分钟,然后口吹鼻吸,吸时须令气满,然后徐徐吹出令其尽,反复行之约20~30分钟。在...

阅读全文
瑶医学之祛风散邪法
瑶医 | admin | 2025-05-29 | 16 阅读

通过祛除停留在肌表、经络、肌肉、关节等处的外感风邪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瑶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尤善用风药。有“七十二风”之说。风邪上犯头面则头痛,或口眼歪斜;从外侵犯皮毛,则恶风发热,或为风疹;入侵手足经络,肌肉筋脉,则手足痹痛,伸屈不利;风邪人侵脏腑,或为泄泻,或为燥结,或为气血郁结等。因此,风药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之一。 (一)疏风散邪 应用于风邪...

阅读全文
深秋 喝杯热茶暖身心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1 | 15 阅读

薄荷草茶 原料:薄荷叶、冰糖适量。 做法:薄荷叶洗干净,用开水冲泡三分钟加冰糖溶化后即可饮用,如果想要味道浓一点就多放薄荷叶。 功效:薄荷茶自然清凉,喝过之后通体舒坦,精力倍增。薄荷茶可用于感冒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昏,微恶风寒,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困的时候喝一杯很解困。 玫瑰蜜茶 原料:干玫瑰花、蜂蜜适量。 做法:将干玫瑰花用开水冲泡,片刻之后就能闻到玫瑰花的香味。将泡好的玫瑰茶倒入杯...

阅读全文
黄连清胃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3 | 15 阅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黄连清胃丸 名称: 黄连清胃丸 处方: 炒山栀2两,连翘2两,大黄2两,黄芩2两,生石膏2两,丹皮2两,薄荷2两,知母3两,朴消1两,荆芥1两,生地1两,黄连1两,升麻1两,防风1两,当归尾1两,甘草1两,白芷1两,赤芍1两,玄参1两,花粉1两。 制法: 上为极细末,朴消煎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 泻热解毒,清胃通便。主口燥舌干,两腮焮肿,牙齿疼痛...

阅读全文
药粥清热解暑更适合老年人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4 阅读

菊花粥 菊花10~15克,研末;粳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稍煮至沸即可食用。菊花粥不仅可作为清热解暑的饮料,久服还能明目平肝。 薄荷粥 鲜薄荷30克或干薄荷15克,煎汤。再以粳米100克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汤及冰糖适量,煮沸即成。有解暑清毒、祛风清热之效。适用于风热感冒、疰夏、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 荷叶粥 鲜荷叶一张洗净,煎汤取汁,同粳米100克、砂糖或冰糖少许煮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