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头痛及眩晕" 的结果

找到 4 条相关结果

拔罐简史--清代时期
拔罐文化 | admin | 2025-05-21 | 13 阅读

至清代,拔罐法获得了更大的发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次革新。竹罐尽管价廉易得,但吸力较差,且久置干燥后,易产生燥裂漏气。为补此不足,清代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词。对此,清·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叙述颇详:“火罐: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表明陶罐已作为商品买卖,广为流行了。 其次拔罐方法...

阅读全文
拔罐技术的学术源流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17 | 13 阅读

一、拔罐的定义 拔罐疗法是以罐等为工其,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造成充血或瘀血,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排脓等功效。 二、拔罐技术的历史沿革 拔罐疗法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逐渐总结和发展起来的,古称“角法”、这是因为远古时代人们是应用牲畜的知(如牛角、...

阅读全文
古之“角法” 今之“拔罐”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05 | 11 阅读

拔罐属于中医传统疗法之一,俗称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拔除脓血的“利器” 拔罐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被称为“角法”,“角”指兽角。这个称谓最早记载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其中记载:“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

阅读全文
头痛及眩晕
止园医话 | admin | 2025-06-11 | 2 阅读

此指日久头痛或眩晕,或偏头痛而言,若初得之实证,不在此例。【原因】日久头痛或偏头痛,按西医说,不外脑筋病,及牙齿、眼目疾患之影响。神经系眩晕一症,则更属于神经中枢衰弱之现象。而中医则率以肾虚阴亏,内风旋动八字为主旨。【治法】中医有效治法,率以滋阴、清热、平肝、补肾为主。西医则先检查其病原例如有目疾、牙疾时,将病齿摘除,或治愈眼疾,则头痛自愈。而除去之,用药则不外止痛、健脑,与兴奋等剂,例如咖啡因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