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王补心丹" 的结果

找到 59 条相关结果

中医提升免疫疗法多,日常生活重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新冠肺炎的来袭,再一次让人们关注如何维护好自身免疫力、提高防病抗病能力的问题。医学上所说的免疫力,是指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外源性异物、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对于普通人而言,免疫力低下一般都只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时期内发生。如劳累、睡眠少、嗜烟酗酒、久坐少动、情绪低落、焦虑、紧张、饮水少、饮食不规律、维生素缺乏等。一个人如果经常罹患感冒,且有倦乏、消化功能紊乱、唇周疱疹(俗称“上火”...

阅读全文
女性如何度过更年期
女性保健 | admin | 2025-05-21 | 20 阅读

更年期的种种精神上、身体上的不适,不但会让生活品质下降,而且还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引发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要调理女性同胞的这场“危机”,只有从营养饮食、体质、心理等方面全面入手,才能打赢这场“战争”。 饮食 均衡营养 约8成女性受到激素分泌量逐渐减少的影响,在停经前后会出现“更年期症候群”,表现出热潮红、心悸、失眠、焦躁易怒、频尿、骨质疏松、腰酸背痛、尿失禁等症状。为缓解不适,许多女性选择...

阅读全文
阳性体质之阴虚体质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0 | 20 阅读

(一)体质特征 阴虚体质常见原因如下:先天禀赋为主要原因;情绪长期压抑不舒展,不能正常发泄,郁结而化火,化火就会使暗耗阴精;长期心脏功能不好,或髙血压病人吃利尿药太多;长期食用辛辣燥热的食品;经常熬夜;过多服用利尿药或清热利湿方剂。 阴虚体质常见于女性形体消瘦者。午后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体质的人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

阅读全文
古典文学中的中医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19 阅读

1.《西游记》中的中医药 小说《西游记》在第三十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中,有一首唐三藏抒发情怀的诗。其诗曰: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这首诗选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茯苓、防已、竹沥、茴香九味中药名。虽然药的功能与诗的内容无关。但这些药名却揭示了《西游记》的情...

阅读全文
几种阴虚体质的中药调理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1 | 18 阅读

阴虚体质以养阴润燥的药物调理为佳。可以补阴的中药有:海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明党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五味子、龟板、鳖甲、燕窝、鸡子黄等。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些中药,制成药茶或药饮来改善一盛阴虚的症状。 年老阴亏、皮肤干燥、手足心热、面部供热、大便干燥者,可用生鸡蛋1枚,打碎调匀,用沸水冲开,待温后用蜂蜜调服。 如烦躁易怒、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可用菊花6克,枸杞子、决明子...

阅读全文
心悸的问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14 | 18 阅读

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所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内经》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虚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临证当分虚实,虚证养血安神为主,实证活血化瘀,清热化痰。心悸初起,治疗及时,比较容易恢复。若失治或误...

阅读全文
健忘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06 | 18 阅读

夫健忘者。陡然而忘其事也。尽心力思量不来。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盖主于心脾二经。心之官则思。脾之官亦主思。此由思虑过度。伤心则血耗散。神不守舍。伤脾则胃气衰惫。而疾愈深。二者皆主人事。则卒然而忘也。盖心主血。因而少而不能养其真脏。或停饮而气郁以生痰。气既滞。脾不得舒。是病皆作。治之必须先养其心血。理其脾土。凝神定智之剂。日以调理。亦当以幽闲之处。安乐之中。使其绝于忧惫。远其六欲七情。如此渐安...

阅读全文
揭秘《红楼梦》中医药方与药膳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3 | 15 阅读

提起《红楼梦》,从古至今都不缺乏话题。最近,李少红新版《红楼梦》在全国各地的热播,更是掀起了一股新的“红楼”热。一部《红楼梦》,承载的不仅是一个封建大家族的兴衰和宝黛间凄美的爱情故事,当中还有很多古人养生智慧,其中与健康和养生有关的场景和章节更是数不胜数。 有人统计过,红楼梦里涉及的中药有一百多种,方剂四十多个,而喝茶、吃酒、饮食、美容等的描写则更是数不胜数,其中隐藏的养生玄机让很多读者充满了探秘...

阅读全文
杂病提纲•内伤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1 | 15 阅读

调理脾胃湿与热脾性湿,主乎血,阴也;胃火化,主乎气,阳也。太湿则气滞,太干则血燥,湿热调停则能食能化,而气血生旺。苟或寒湿伤脾,则停饮难化,或不思食;燥热伤胃,则停食不消,或善食而瘦。由是脾胃不和,交相为病,胃变为寒,脾变为热。大概以脉浮缓而迟,或带紧为寒湿;脉浮缓而实,或细而数为燥热。又肥人多湿,瘦人多热,更参以饮食浓薄可也。且按心口疼不疼,劳伤,手按心口不痛;食伤,手按心口刺痛。食伤初寒久则热...

阅读全文
不同年龄药补各异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14 阅读

药补养生时,用什么药,怎样用,这不是人人都一样的。人从出生到走向衰亡,身体状态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段,进补不同的药物,才能起到养生的效果。 中老年宜多进补 中年是生命历程的转折点,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社会角色压力最重,家庭负担加重,心理负担沉重。衰变、嗜欲、操劳、思虑过度是促使早衰的重要原因,也是许多老年慢性病的起因,所以,中年人的养生保健至关重要。到了老年,机体调控阴阳的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