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黄草" 的结果

找到 8 条相关结果

大黄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0 | 11 阅读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急性支气管炎;肠炎;痢疾;急性肾炎;尿路感染;多发性疖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
大黄草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2 | 11 阅读

《中华本草》:大黄草 实际拼音: Dài Huánɡ Cǎo 别名: 大红草、白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圆叶艾纳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oblongifolia Kitam.[B.malabarica auct.non Hook.f .; B.clarkei auct.non Hook. 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

阅读全文
马鞭石斛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2 | 10 阅读

《中药大辞典》:马鞭石斛 实际拼音: Mǎ Biān Shí Hú 英文名: Herba Dendroilii Fimbriati 别名: 大黄草、马鞭杆、旱马棒 来源: 为兰科植物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的茎。 原形态: 茎直立,圆柱形,绿色,在阳光充足地方带红紫色,具沟槽,高30~122cm,粗0.6~1.2cm。叶薄革质,长椭圆形,长...

阅读全文
长圆叶艾纳香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7 | 9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圆叶艾纳香 别名: 大黄草、大红草、白叶 来源: 菊科长圆叶艾纳香Blumea oblongifolia Kitam.,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浙江。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酚性物质、甾醇、黄酮类。 药理作用: 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极度敏感;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中度敏感;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轻度敏感。 性味: 苦、微辛,凉。 功能主治: 清...

阅读全文
鸡骨草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0 | 9 阅读

《中国药典》:鸡骨草 实际拼音: Jī Gǔ Cǎo 英文名: HERBA ABRI 别名: 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大黄草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nce的干燥全株。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 本品根多呈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细纵纹,支根...

阅读全文
艾纳香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1 | 8 阅读

《中药大辞典》:艾纳香 出处: 《开宝本草》 实际拼音: ài Nà Xiānɡ 别名: 大风艾、牛耳艾、大风叶、紫再枫(《生草药性备要》),再风艾(《岭南采药录》),大艾、大枫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骨风(《南宁市药物志》),大黄草(《中药志》),大毛药(《贵州植药调查》),冰片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及嫩枝。全年可采,但以秋季采...

阅读全文
粗黄草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6 | 7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粗黄草 别名: 大黄草、黄草、密花石斛 来源: 兰科粗黄草Dendrobium densiflorum Lindl ex Wall.,以茎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广东、广西。 性味: 甘、淡、微咸,寒。 功能主治: 滋阴益肾,生津止渴。蜘蛛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弱。 用法用量: 2~4钱。 ...

阅读全文
束花石斛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4-25 | 7 阅读

《中药大辞典》:束花石斛 实际拼音: Shù Huā Shí Hú 英文名: Herba Dendrobii Chrysanthi 别名: 水打棒、金兰、大黄草 来源: 为兰科植物束花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 et Lindl.的根。 原形态: 茎圆柱形,近肉质,高20~145cm,粗1~1.7cm。叶纸质,披针形,长13~19cm,宽3~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