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针" 的结果

找到 68 条相关结果

附子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3 | 23 阅读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附子丸 名称: 附子丸 处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矾石(熬令汁枯)蓖麻子仁(研)松脂(研)各30克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60克 染胭脂15克 制法: 上七味,捣研为末,熔黄蜡和拈如枣核大。 功能主治: 治耳聋,出脓疼痛;耵聍塞耳。 用法用量: 针穿一孔子令透,塞耳中,日换一次。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附子丸 名称...

阅读全文
壮医针法有哪些?
壮医 | admin | 2025-05-07 | 22 阅读

壮医针法是壮族民间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壮医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考古实物来看,壮医针刺疗法己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广西众多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都发现有很多打制、磨制的可供刺疗用的尖利的石片、石斧,此即为壮族地区的原始砭石。此外,在广西桂林瓶皮岩洞穴遗址、南宁地区贝丘遗址、柳州白莲洞旧石器晚期遗址、广西宁明花山和珠山附近的岩洞里,还发现有骨针实物。1985年冬,考古工作者在广西武鸣县马头乡元龙...

阅读全文
与医疗和疾病相关的成语典故●短针攻疽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短针攻疽,这个成语本义指用短针治疗毒疮,比喻措施不当,难以奏效。攻:医治;疽[jū]:痈疽,引申为烂疮肿毒。典出汉·桓宽《盐铁论·大论》:“设礼修文,有似穷医,欲以短针而攻疽。”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刘弗陵(前94—前74年)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并加上与会儒生朱子伯的介绍,“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 这场“盐...

阅读全文
火针疗法的起源及历史
火针 | admin | 2025-05-29 | 19 阅读

火针起源于冶炼技术成熟之后,已有数千年历史,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火针的记载。我国古代医家们结合艾灸、火法、熨法等温通疗法的特点,创造性的发明了火针疗法,经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已成为针灸疗法中一支独特的实用技术。 (1)秦汉时期,奠定了火针疗法的应用基础 《灵枢·九针十二原》:“镵针、圆针、??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关于大针的描述:...

阅读全文
内经针法之针刺的得气与补泻
针刺 | admin | 2025-06-12 | 17 阅读

毫针由于针体细小,对机体的损伤轻微,故在临床上应用最广,其操作方法也最为细致。古代九针即以毫针为主体。《灵枢·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标幽赋》:“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亦即此意。毫针为各种针具的代表,其应用特别注重得气和补泻法。分述如下:得气和候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明针刺的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得...

阅读全文
解毒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17 阅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解毒丸 名称: 解毒丸 处方: 板蓝根120克(干者,净洗晒干)贯众30克(锉,去土)青黛(研)甘草(生)各30克 制法: 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以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误食毒草,并百物毒,精神恍惚,恶心者。 用法用量: 误中诸毒后,急取药15克,烂嚼,用新水送下,即解。或用水浸炊饼为丸,尤妙。如常服,可三五丸。 《普济方》卷四○四...

阅读全文
针灸•造针法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11 | 16 阅读

      昔黄帝制九针各不同形∶      一曰镵[chán]针,应天,长一寸六分,头大末锐,以泻阳气;      二曰员针,应地,长一寸六分,锋如卵形揩磨,不伤肌肉,以泻分气;      三曰鍉[chí]针,应人,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状,主脉勿陷,以致其气;      四曰锋针,应四时,长一寸六分,刃三隅以发痼疾;      五曰铍针,应五音,长四寸,广二分半,末如剑峰以取大脓;      六...

阅读全文
火针发展史
针灸文化 | admin | 2025-05-26 | 16 阅读

火针古称其为燔针、焠刺、烧针、白针、煨针。将针体烧红,然后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称之为火针疗法。此法为针灸之传统疗法,临床应用广泛,对许多疾病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其发展论述如下。 萌芽阶段 对火针的针具、刺法以及其适应症、禁忌症有初步的描述,认为火针的治疗多局限于寒证,禁忌症是热证,对于经筋拘急及骨病可用火针治疗。 火针在《内经》中被称为燔针、焠刺,《灵枢·官针》云...

阅读全文
穿珠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2 | 16 阅读

《魏氏家藏方》卷九:穿珠丸 名称: 穿珠丸 处方: 石菖蒲(节密者,去毛)5钱,麝香半钱。 制法: 上为细末,熔黄腊半两,和为块。 功能主治: 上壅耳聋。 用法用量: 每用小石莲大,中间以大针穿窍,夜间安两耳内,日间取出。 ...

阅读全文
疣的针灸疗法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4-30 | 16 阅读

①体针 取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患处。土般为母疣,即多发疣中最先发或体积最大者。 操作:阿是穴常规消毒,取28号0.5~1寸不锈钢毫针,在母疣顶面中点垂直进针。为了减轻针刺时疼痛,可先捏紧疣之基底部,使之苍白后再刺人。针刺人后快速进针至基底部,随即重力快速捻转30次,并作紧提慢插泻法,使患者有酸麻胀感,然后提针至疣内绕1周,扩大针孔,迅速出针,为椭圆形或外形欠规则之疣,可沿其平面最长径,于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