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柴胡汤证" 的结果

找到 5 条相关结果

《脉经》脉经卷第七 病可下证第七
脉经 | admin | 2025-05-26 | 7 阅读

大法,秋宜下。 凡可下者,以汤胜丸散,中病便止,不必尽三服。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属大柴胡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属承气汤。 少阴病六、七日,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属承气汤证。 少阴病,下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属大柴胡汤、承气汤证。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其心下坚者,可下之,属承气汤证。 阳明与少阳合病而利,脉不负者为顺,负者失也。互相克贼为负。...

阅读全文
大柴胡汤证
临证实验录 | admin | 2025-06-11 | 3 阅读

郭某,女,57岁,退休教师,2005年3月22日初诊。泄泻五年余,一日三四行,无脓血,便前腹痛里急,不后重,稍冷即泻,服附子理中丸不效,用氟哌酸等消炎药可得暂止。望其面色萎黄,泻虽五年,形不瘦削,舌边尖红赤,苔白腻。询知胃纳可,足常冷,口苦,口干,思饮。诊其腹,腹满不痛,右胁下拒压。切其脉,沉弦滑。超声波提示胆囊炎。脉症相参,此肝脾不和,中有积滞也。治当调肝导滞:寒热并行。拟大柴胡汤:柴胡12g ...

阅读全文
大柴胡汤证
临证实验录 | admin | 2025-05-23 | 3 阅读

吕某,女。25岁,1996年7月30日初诊。产后27日(不哺乳)内发热三次,每发热均在39℃左右,经消炎、解热以治,两三天便可热退。近又发热、腹痛三天,经吊针输液、消炎退热,热未得减,腹痛不止而来门诊。产妇面色萎黄,呈痛苦状,舌边尖红,苔白厚腻。询知寒热往来。头痛眩晕,口苦纳呆,脐周疼痛,大便干秘,二三日始一行,恶露时有时无,带多黄稠。腹诊:脐左右拒压,少腹急结,反跳痛阳性。脉浮滑数。化验室检查:...

阅读全文
大柴胡汤证(十三)
伤寒九十论 | admin | 2025-06-23 | 2 阅读

羽流蒋尊病.其初心烦喜呕.往来寒热.医初以小柴胡汤与之.不除.予诊之曰.脉洪大而实.热结在里.小柴胡安能除也.仲景云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二服而病除.论曰.大黄为将军.故荡涤湿热.在伤寒为要药.今大柴胡汤不用.诚误也.王叔和曰.若不加大黄.恐不名大柴胡.须是酒洗生用.乃有力.昔后周姚僧坦名善医.上因发热.欲服大黄.僧坦曰.大黄乃是快药.至尊年高.不宜轻用.上弗从.服之.遂...

阅读全文
大柴胡汤证
临证实验录 | admin | 2025-05-30 | 2 阅读

刘某,男,21岁,秦城人。病肾炎一年,曾于某医院服补肾中药上百剂,至今检尿,尿蛋白+++,红细胞++,于1991年1月18日门诊。慢性肾炎,蛋白尿为诊断依据之一,而蛋白尿则以脾不摄精,肾不藏精为临床常见之因。今患者腰不痛,神不疲,亦不水肿,知饥思食,二便正常。知病因不在脾肾。再询之,自病之后,反复感冒,夜间鼻塞、咳嗽,如是则系风邪为患。“风性开泄”,泄则精气不固,故见蛋白尿,一如营卫不和、腠理开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