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柴胡汤" 的结果

找到 117 条相关结果

温疫派取法河间的杨栗山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06 | 25 阅读

杨栗山,名璿,字玉衡,又号栗山老人,清代乾隆年间溧水名医。长于温疫证治,著有《伤寒温疫条辨》.(又名《寒温条辨》)一书,其间辨析伤寒温疫之、异同,阐发自已临证之经验,切于实用。 杨栗山治温疫,其论多宗吴又可、张石顽,其法则本刘河间。他认为仲景治温本有别论,惜巳散亡,王叔和在《伤寒例》中杂以己意,以温病为伏寒暴寒,立为四变,掺入《伤寒论》中,以致后世诸家均寒温不分,所谈温病,皆是伪学。刘河间、王安...

阅读全文
白领已经成为便秘的高发人群,防治便秘中医有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23 阅读

据资料统计,白领已经成为便秘的高发人群,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便秘对身心健康有诸多危害,如容易造成肛裂或痔疮;影响美容,易致长痘、长斑、脸色暗淡无光;易使体内垃圾沉积,肠道有毒物质自我吸收,致头胀头疼、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等;有心血管疾病者极易因便秘而用力排便过度,导致脑出血、心绞痛等症;长期便秘也是诱发直肠癌的因素之一。有鉴于此,保持大便通畅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 白领便秘高发原因 便...

阅读全文
民间医学派力倡汗吐下三法以攻邪的张子和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6 | 20 阅读

张子和(1156-1228)。名从正,自称戴人。金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家世业医。他好读书,喜吟诗,爱饮酒,性格豪放。兴定年间(1211-1222)诏补太医,后又辞官隐退.著作《儒门事亲》为搜辑“平日闻见及尝试之效”,又经文人麻知几等整理润饰而成。 子和与金元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不同,理论较少且简单,以汗吐下为三大治法,临床不但长于内治,更多外治,每应用民间疗法而获效。可以认为,张...

阅读全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6-03 | 17 阅读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若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

阅读全文
明代医家倪士奇和他的《两都医案》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31 | 16 阅读

《两都医案》两卷,明代倪士奇撰。因其上下卷分载的是在北京和南京的治案,分为北卷和南卷,故尔又称“南北医案”。刻于明亡之前。孤本现藏于浙江图书馆。 作者倪士奇,字复贞,今江苏镇江南徐人。其先祖在宋室南渡时即为京口之名医。宋元明三朝世代承传。倪士奇在《自序》中将自家的医业相继与龙门司马迁家世代执太史业相比堪。其祖父倪龙山曾遇异人传授针灸之术,其父倪小龙行医淮海也誉满当地,之后定居扬州。倪士奇兄三人,兄...

阅读全文
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8 | 16 阅读

汉代,南阳地区一户人家,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大的取名大大,小的取名小小。一日,兄弟俩同时发烧,延请当地名医张仲景医治。张仲景诊断后认为兄弟俩的症状相同,但病因不完全—样,根据兄弟俩不同的病因,分别给小兄弟俩各开了一张处方。这两张处方的相同之处是宁都以柴胡为君药,并且都有黄芩、半夏、生姜,大枣,不同的是,大大的处方中有大黄、机实,小小的处方中有人参、甘草。张仲景怕病家吃错了药,分别在大大的处方上写...

阅读全文
宋本《伤寒论》宜参淳化本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1 | 16 阅读

淳化本《伤寒论》,是六朝传本。孙思邈云:“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此本即六朝江南诸师秘传本之一,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收录于《太平圣惠方》卷八,故名淳化本《伤寒论》。此本是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宋本《伤寒论》及《千金翼方》卷九卷十选定的校本之一。 宋本很重视淳化本 宋本卷一《辨脉》“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他本无作“纵”者,唯淳化本《辨伤寒脉候》作“纵”。 宋本卷六《辨少阴...

阅读全文
中药减肥法不反弹
中医减肥 | admin | 2025-05-07 | 16 阅读

  现代人减肥往往会过于急功近利,都想以最快的时间瘦下来,就算体重能一时骤降,可过不了多久又会反弹回去,长期以往就会造成易胖体质。中医减肥则会根据体质采用不同的减肥方法,由内脏而治。中医认为,造成肥胖的族群主要归类为以下三类: 一、萎靡不振一族 你是否常常精神不佳、哈欠连连?明明距离下班还有三、四个小时,就已经萎靡不振?办公室一族最容易有这种肥胖,因为生活中坐着不动的时间多,中医认为久坐、好静易伤...

阅读全文
伤寒•论六经正病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2 | 15 阅读

太阳则头疼身热脊强,此太阳正病也。以后凡言太阳证,即头疼身热脊强也。凡言表证者,亦即太阳证也,各经仿此。阳从下起,三阳之长曰太阳。脉尺寸俱浮,浮紧伤寒,浮缓伤风。太阳受病,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背腰脊强。头者,诸阳之会,气病则麻,血病则痛。身热者,寒客皮毛,郁闭其阳,而后发热,阳虽人身正气,郁则为邪、为热。热虽甚不死,盖伤寒始于寒而终成于热也。惟不发热而但恶寒者,邪发于阴也。或热多寒少...

阅读全文
伤寒•外感 / 温暑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1 | 15 阅读

诸风掉眩乃肝木: 掉,摇也;眩,昏乱旋运也。由风木旺甚生火,风火属阳,阳主乎动,两动相搏为之旋转。痛痒疮疡心火属:人近火气者,微热则痒,热甚则痛,肘近则灼而为疮,皆火之用也。痒者美疾也,故火旺于夏而万物蕃美。或云∶痛为实,痒为虚。非谓虚为寒也,正谓热之微甚也。痒得爬而解者,爬令皮肤辛辣而属金化,辛能散故也。疮疡属热而出浓水,犹肉果热极,则腐溃而为水,反兼水之化也。湿肿满本脾土经:地之体也,土湿过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