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夫" 的结果

找到 329 条相关结果

“甘受刑著芳名”的侠女严蕊与“永康学派”群首唐仲友“喜”对药谜结友 ... ...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6-07 | 29 阅读

南宋中叶大名鼎鼎的女词人严蕊,原姓周、字幼芳。她出身低微,小习乐礼诗书,后沦为台州营妓、也称官妓 ,属于歌妓。在南宋淳熙九年即1182年,被台州知府唐仲友1(1136-1188年,字与政,号悦斋)落籍黄岩。 据载,绝色佳丽幼芳琴棋书画无有不善;歌舞管弦无所不通;古今故事无不博晓。善能诗词,多出新句,众皆推服。行事最有意气,待人常是真心。故四方闻名,不远千里慕名相访者众。 而著有《六经解》《帝王经世...

阅读全文
华佗之死--古代医患关系引发的悲剧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24 阅读

《三国志·华佗传》中不仅记述了华佗治病的许多医案,也详细记录了华佗因何而死。曹操处死华佗的过程中,有三句较为关键的话。第一句是在曹操要处死华佗,荀彧求情时,曹操说:“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第二句是华佗死后,曹操头风未除时言:“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第三句则是曹操的爱子曹冲生病后,曹操才终感后悔:“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从这三句话看来...

阅读全文
冬季萝卜小人参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4 | 24 阅读

萝卜是人们菜篮里一剂“良药”。它可生可熟,可炒可拌,可糖渍可盐腌,乃是蔬菜之佳者。萝卜品种很多,心里美、象白牙、卞萝卜(灯笼红)、天津卫青等,有易栽培管理,产量高,便于贮存等特点。其中心里美是人们最爱吃的一种,它的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7至9倍,含钙和磷比梨要高6至8倍,故“萝卜赛梨”并不为过。萝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还含有一种辛辣物质——芥子油,具有促进胃肠蠕动、消食除胀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冬季萝...

阅读全文
何为中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2 | 24 阅读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

阅读全文
端午临近 话艾浴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6 | 24 阅读

端午,天气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临近,古人常用艾叶等插在门上,或用其烟熏,或用其煎水洗浴用来祛除各种毒害。 从端午节的许多种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都是拿艾叶来防病、治病、保健康的,故端午节被视为卫生节。艾叶虽小作用大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 根据古代医药书籍,艾叶属常用的草...

阅读全文
抗战时期中医成为维系群众生命安全的主要保障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4 | 24 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由于地处陕北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不发达,社会动荡等原因,流行疾病时有发生,死亡率极高。那时西药奇缺且价格昂贵,老百姓大多无钱治病,“小病养,大病抗,重病等着见阎王”成为当时的普遍现象。在缺医少药的陕北,中医成为维系群众生命安全的主要保障。 破除对中医的偏见 为中医发展扫清障碍 中医药主要以传统师承或院校教育方式得以传承。1922年北洋军阀在颁布实施教育方案时,就曾将中医药学...

阅读全文
毛泽东: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23 阅读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迎来了毛泽东1958年10月11日为《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做出重要批示(以下简称“批示”)及我国开创中西医结合研究六十周年纪念日。同庆同贺! 重温毛泽东彪炳史册的重要“批示”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做出批示。全文如下: 尚昆同志:此件很好。卫生部党组的建议在最后一段...

阅读全文
工作当乐事 养生练太极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1 | 23 阅读

康树华,男,1926年生,黑龙江人,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犯罪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会会长。曾任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青少年工作组委员、共青团中央青少年立法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咨询委员、司法部劳教立法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起草委员会顾...

阅读全文
唐代文人笔下的本草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0 | 23 阅读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文化昌盛,中外医学交流繁荣的年代,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岁月,众多的文学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精美诗篇和鸿文巨著。他们的作品除了文学外,常常涉及到医学理论、养生学、本草学等内容。这些文医并茂的科学文化资料,对中医学的传承,起了很好的作用。兹将由唐代文化名人编撰的本草书籍作一简介。 广文馆博士的《胡本草》 郑虔,字弱齐,唐天宝初,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官任协律郎,迁广文...

阅读全文
孟诜:从炼丹少年到食疗鼻祖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8 | 23 阅读

如果不是因祸得福,唐代医学家孟诜(公元621-713年)多半会在炼丹炉旁终老一生。但是,正是那场贬谪,促使孟诜放下之前的所有,开始沉静下来转向对中医药学的研究与实践,逐步从一位炼丹少年成长为食疗大师,撰写下世界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著称于世。 社会的主流风气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上行下效。公元618年,唐朝在长安建立。唐高祖李渊视道教始祖老子李耳为祖先,奉道教为皇家宗教。由此,道教开始得到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