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便稀溏" 的结果

找到 151 条相关结果

壮医学的小儿肚痛
壮医 | admin | 2025-05-11 | 27 阅读

小儿肚痛是以肚子包括肚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者,均称为肚痛。中医诊为“小儿腹痛”,西医的“肠炎、肝炎、寄生虫病、肠套叠、阑尾炎、嵌顿疝、机能性腹痛、痢疾”等均可出现肚痛。这里指的是无外科急腹症指征的小儿肚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病因病机:①外邪侵袭或乳食积滞,或虫积于内,阻滞谷道,气机不畅而痛。 ②素体虚弱,阳气不足,运行无力,气机不畅而痛。 ③跌倒外伤,气滞血浓,龙路火路不通而痛。 临...

阅读全文
服用六味地黄丸人群 四适宜三慎用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5 | 24 阅读

俗话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漫漫冬季,很多人喜欢服用家喻户晓的六味地黄丸来补肾。六味地黄丸其方剂原型为《伤寒杂病论》中所载的崔氏八味丸,后世称之金匮肾气丸,又叫桂附地黄丸;经儿科专家钱乙化裁,形成了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六味药组成的经典方。前三味药是补药,均可滋阴,其中地黄补肾,山药补肺,山萸肉补肝,是谓“三补”。三味药相配,可共同发挥补益肝、脾、肾作用,效力全面,且以补肾...

阅读全文
中成药清热解毒“五兄弟” 正确使用各有异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21 阅读

三伏天很容易上火,出现牙龈肿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很多人马上想到该吃点清热解毒药了。但是我们清热解毒药有五个兄弟,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长,使用时也需顺着“脾气”来,否则反而可能伤身。 中成药具有携带方便、服用简便等特点,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更是常用药,以下五类药各有异同,应正确使用。 牛黄解毒片 主要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等8味药组成,很多人认为上火是小毛病,自...

阅读全文
立秋润燥西芹枸杞百合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21 阅读

立秋,预示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将至。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此时,自然界已开始阳退阴生,气候渐转寒冷,肺气旺,时令主气容易生燥。所以俗话说“秋燥”。秋季空气中湿度小,可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百合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菜肴中,以西芹枸杞百合润燥最适宜。西芹有平肝降压、镇静安神、利尿消肿、防癌抗癌、养血补虚等作...

阅读全文
立秋之后 祛除夏季湿邪正适宜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5 | 20 阅读

立秋过后,闷热燥湿的天气有所缓解。可是,炎热的夏季虽走,但我们身体多多少少被湿邪入侵。湿邪滞留体内,难免作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大便稀溏、不思饮食、皮肤湿疹等都可能是湿邪入侵的表现。不妨在立秋之后,利用一些食物的除湿特性,祛除夏季留在体内的湿邪。 利水祛湿类 有利水作用的常用食物有绿豆、赤小豆、冬瓜、黄瓜、西瓜等。 绿豆 除了利尿作用外,还可清热解毒。最简单的食用方法是熬制成绿豆汤,不要去皮,...

阅读全文
小儿厌食症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6-04 | 20 阅读

1方 【药物】炒神曲、炒麦芽、焦山楂各10克,炒莱菔子6克,炒鸡内金5克。 【制法】共研细末,加淀粉1~3克,用白开水调成稠糊状。 【用法】临睡前敷肚脐部,再用绷带固定,第2天早上取下,每日1次,5次为1疗程。乳食停滞加陈皮6克,酒大黄5克;脾湿困中加白扁豆10克,苡米10克;先天不足加人参3克,干姜5克,炙甘草6克:脾胃虚弱加党参10克,山药10克,白术6克;恶心呕吐加半夏6克,藿香6克,枳壳...

阅读全文
花中宰相话芍药 赤芍白芍有不同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4 | 20 阅读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这恐怕是一句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齐名的花语了。 虽然一直屈居牡丹之下,风姿绰约的芍药却丝毫不吝啬于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价值。为花,它绽放千姿百态、姹紫嫣红;入药,它泻火柔肝、补血养阴;从外到内都竭尽所能地服务于人,实在是秀外慧中的代表了。 中药中的芍药,又分为赤芍和白芍,取的都是芍药的根茎部分。连根带皮入药,就是赤芍,泻肝火、散而不补;去掉表皮入药,就是白芍,养...

阅读全文
嗜酒丧身(饮食之)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4 | 19 阅读

注:本文为《寿世保元》的卷二“饮食”篇的后面部分夫酒者。祭天享地。顺世和人。行气和血。乃可陶情性。世人能饮者。固不可缺。凡遇天寒冒露。或入病家。则饮酒三五盏。壮精神。辟疫疠。饮者不过。量力而已。过则耗伤血气也古云。饮酒无量。不及乱。此言信矣。饮者未尝得于和气血。抑且有伤脾胃。伤于形。乱于性。颠倒是非。皆此物也。早酒伤胃。宿酒伤脾。为呕吐痰沫。醉后入房。以竭其精。令人死亦不知。虽知者亦迷而不戒。养活...

阅读全文
夏季脾胃病有虚实,中医外治、食疗来调治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1 | 19 阅读

炎炎夏日,暑热难耐,人们常会觉得不思饮食、浑身倦怠。从夏季气候特点上来看,人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极易受到暑湿邪气的影响,从而导致食欲下降、倦怠乏力。所以夏天更应该重视调养脾胃,正所谓“脾胃强,好度夏”。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出生以后,生命活动所需的很多营养物质有赖于后天脾胃的摄入。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食物进入胃以后,由胃进行磨化腐熟,然后由脾进行消化、吸收,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并将精微...

阅读全文
健脾疏肝
治则治法 | admin | 2025-05-28 | 19 阅读

【健脾疏肝】是治疗肝气郁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肝旺脾虚,即木克土证)的方法。肝旺脾虚,症见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培土用白朮、茯苓、薏苡仁、山药等;抑木用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