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外感发热" 的结果

找到 137 条相关结果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 | admin | 2025-05-28 | 37 阅读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其一定的特点,现主要介绍如下:【推法】推法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有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和旋推法四种。1.直推法(图196)医生用拇指桡侧缘,或用食、中两指指面附着于治疗部,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动作要轻快连续,一拂而过,如帚佛尘状,以推后皮肤不红为佳。手法频率每分钟约250~300次。推动时必须行直线,不可歪斜,以恐动别经而招患。 常用于推拿特定穴中的“线状穴位”和“五经”穴...

阅读全文
葛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6 阅读

《中国药典》:葛根 实际拼音: Gě Gēn 英文名: RADIX PUERARIAE 别名: 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

阅读全文
中医花草养生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5 | 26 阅读

花草神奇的力量 花草很早就被用做疗方,《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中医药专著中,都有对各种花草功效的详细阐述。不独中国,西方芳香药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两河流域的古文明时期,苏美尔人已懂得利用百里香及茴香来治病,埃及人曾用芳香花草治病和美容。花草含有天然的香气和丰富的维生素,更有许许多多的应用方式,让我们感受花草到来的愉悦香氛世界。 花草入佳肴 以花草入菜不但可以增加料理的香气,也可以...

阅读全文
沙旋复花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4-26 | 23 阅读

《中药大辞典》:沙旋复花 出处: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实际拼音: Shā Xuán Fù Huā 别名: 绞蛆爬(《内蒙古中草药》),秃女子草、黄喇嘛、黄花蒿、蓼子朴(《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额勒森-阿拉坦-都拉苏(蒙名)。 来源: 为菊科植物沙地旋复花的花及全草。夏、秋采花,开花前采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沙地旋复花,又名:小叶旋复花。 多年生草本,高2...

阅读全文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
小儿推拿 | admin | 2025-05-25 | 21 阅读

小儿推拿除了运用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外,本身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而且还具有“线”状及“面”状,这是特点之一。有相当多穴位都聚结在两手,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这是特点之二。本文着重介绍小儿推拿穴位位置、操作方法、次数(时间)、主治及临床应用。其中“次数”仅代表6个月~1周岁患儿临床治疗时参考,临诊时尚要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身体强弱、疾病轻重等情况而有所增减。上肢部穴位治疗时...

阅读全文
雪灵芝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灵芝 实际拼音: Xuě Línɡ Zhī 来源: 石竹科蚤缀属植物甘肃蚤缀Arenxaria kansuensis Maxim.,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集,晒干。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滋阴养血,益肾壮骨。用于肺燥咳嗽,咳血,血虚风痹,筋骨疼痛,肾虚眩晕。 用法用量: 3~4钱,煎水服或泡酒服,亦可炖肉吃。 《中华本草》:雪灵芝 出处: 出自...

阅读全文
寒露养生食谱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19 阅读

寒露时节气候由凉转寒,其时养生的饮食方案如下。 鸡汁粥 制作原料:母鸡1只,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先将母鸡剖洗干净,切块,水煮开后,改用文火再煮10~15分钟,然后关火待用。将粳米放入另一锅内,水煮,加入适量鸡汁同煮成粥。 适宜人群:年老体弱、病后气血亏损等一切体质衰弱者均可食用。尤其适用于气血亏虚、五脏虚损之纳少、四肢乏力、身体赢瘦、产后乳少、虚弱头晕、小便频数、耳呜、精少精冷等。有补益气血...

阅读全文
保健类药茶之疏风解表茶(一)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3 | 19 阅读

1、荆芥茶。 原料:荆芥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表。 用途:外感发热、头痛;痈肿;流感。 2、荆石茶。 原料:荆芥5g、石膏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表。 用途:风热头痛。 3、荆桔茶。 原料:荆芥5g、桔梗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5~10分...

阅读全文
保健类药茶之清热泻火茶(三)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6 | 18 阅读

1、大芷茶。 原料:大黄1g、白芷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胃除积,消肿止痛。 用途:头而、背部疮疡肿毒;便秘;头热昏痛;眉棱骨痛;鼻渊。 2、大青叶茶。 原料:大青叶5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菌。 用途:热病烦渴;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黄疸; 口疮;痈疸肿毒;肺炎...

阅读全文
补益药之枸杞子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7 | 18 阅读

枸杞子味甘性子,属补益药。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肝肾不足而致的腰膝无力,脐腹隐痛,阳萎不举、大便溏泄等症,可用枸杞子配合熟地、山药,山萸肉、肉桂、附片、鹿角胶、菟丝子等同用(如右归丸)。 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注于目而致两目昏暗,视物模糊不清等,可以枸杞子配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菊花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 枸杞子还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配合天冬、麦冬、山药,玉竹、地黄、知母等,用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