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复元丹" 的结果

找到 8 条相关结果

复元丹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0 阅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复元丹 名称: 复元丹 处方: 附子(炮)60克 南木香(煨)茴香(炒)川椒(炒去汗)独活 厚朴(去皮,锉,姜制炒)白术(略炒)陈橘皮 吴茱萸(炒)桂心各30克 泽泻45克 肉豆蔻(煨)槟榔各15克 制法: 上十三味,为末,糊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脾肾虚寒,发为水肿,四肢虚浮,心腹坚胀,小便不通,两目下肿。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紫苏汤下,...

阅读全文
杂病用药赋(八)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11 | 15 阅读

泻必启脾平胃,二白曲芎以调中;启脾丸 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肉各一两,陈皮、泽泻、山楂、甘草各五钱,为末,蜜丸弹子大。每一丸,空心米饮化下。治大人、小儿脾积五更泻,消疳黄胀,定腹痛,常服生肌健脾益胃,或为散服亦好。平胃蒜肚丸 猪肚一具,去脂膜,入大蒜装满,以线缝住,用冷水、热水各七碗,先将水烧滚,入肚,煮至水干为度,取出捣烂,入苍术、陈皮、浓朴各五两,川椒少许,再捣至肚无丝,方可为丸,梧子大。...

阅读全文
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 admin | 2025-05-20 | 12 阅读

《医门法律》目录     《医门法律》为清代喻昌(字嘉言)于公元 1658 年着,共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自序卷一         一明望色之法     ■望色论(附律一条)                一明闻声之法     ■闻声论(附律二条)         一明辨息之法     ■...

阅读全文
加味复元丹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0 | 11 阅读

《保命歌括》卷二十六:加味复元丹 名称: 加味复元丹 处方: 附子(炮)5钱,桂心5钱,白茯苓1两,巴戟(去心)1两,白术1两,萆薢1两,山药1两,破故纸(炒)1两,砂仁1两,泽泻1两,茴香(炒)1两,肉苁蓉(酒浸,去甲、心,焙)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肾俱虚,发为水肿。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米饮送下。 ...

阅读全文
水肿门方
医门法律 | admin | 2025-05-20 | 10 阅读

《金匮》防己黄芪汤 防己(一两) 黄芪(一两一分) 白术(三分) 甘草(半两) 上锉,每服五钱匕,生姜四片,枣一枚,水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 《金匮》越婢汤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风水加术四两。(《古今录验》) 《金匮》防己茯苓汤 防己(三两) 黄芪...

阅读全文
肿胀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05 | 9 阅读

经义《腹中论》帝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曰∶名为鼓胀,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帝曰∶其病有复发者,何也?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经脉篇》曰∶足太阴虚则鼓胀。胃中寒则胀满。《水胀篇》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 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帝曰∶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

阅读全文
杂病•外感•水肿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6 | 7 阅读

水肿上下阴阳微,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而见阳症;阴水,多内因饮水及茶酒过多,或饥饱、劳役、房欲,而见阴症。阳水,先肿上体,肩背手膊,手三阳经;阴水,先肿下体,腰腹胫跗,足三阴经。故男从脚下肿起,女从头上肿起者为逆,阴阳微妙如此。湿热变化总属脾;人身真水真火,消化万物以养生。脾病水流为湿,火炎为热,久则湿热郁滞,经络尽皆浊腐之气,津液与血亦化为水。初起目下微肿如卧蚕,及至水浮膜外,则...

阅读全文
热阵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06 | 6 阅读

(仲景)理中丸:即名人参理中汤。治太阴即病,自利不渴,阴寒腹痛,短气咳嗽,霍乱呕吐,饮食难化,胸膈噎塞,或疟疾瘴气瘟疫,中气虚损,久不能愈,或中虚生痰等证。人参 白术(炒) 干姜(炒) 炙甘草(各三两)上四味,捣筛为末,蜜丸,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根据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原论加减法,详在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