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备急千金要方" 的结果

找到 412 条相关结果

竹沥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4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沥 实际拼音: Zhú Lì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 henonis(Mitf.)Stapf ex Rendle经加热流出的竹汁。 炮制: 将新竹去节劈开,置火上烧之,收集两端滴出之汁,即为竹沥。 性味: 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豁痰。用于中风痰壅,肺热喘咳,热病烦躁。 ...

阅读全文
头针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头针 | admin | 2025-05-31 | 24 阅读

头针疗法,又称头皮针疗法,简称头针。它是在中国传统针灸学基础上,结合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的原埋及生物物全息理论规律的基础上形成,通过针刺等方法刺激头部特定区域和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早在2000多年前,古代医家已在经络理论上认识到头部的重要性,认为“头为精明之府”。《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中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素问·气穴论篇》中就提到:“头上五行行...

阅读全文
中医学术流派与地域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09 | 24 阅读

中医学数千年历史中呈现出一源多流的现象,奠基于四大经典中医学术主干,在后世发展分化为多个学术流派,使中医学术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对于如何理解流派的差异及争鸣,人们众说纷纭。其实,不同流派的产生往往有其根由,明了其根源,对于评价流派才能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角度。从历史上看,中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的气候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南方以岭南闽粤为代表,闽粤地跨热带,蒸发甚而腠理疏,既易受寒,又易受湿,故多用燥...

阅读全文
地域环境对中医流派的影响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5 | 23 阅读

由朱丹溪开始,江南名医辈出,他们可以说沿袭朱丹溪注重地域差异的角度,使中医学术面貌出现较大变化。 至江南医家崛起,他们在常年接触的大量病例中,积累了诸多与北方医家不一样的实践经验,也历经了二三百年之久的酝酿,始形成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温病辨证体系。 寒温分立,一直引来许多争论,但持平之论者,多能从地域角度进行讨论。 晋唐以前中国经济文化的重点在黄河流域一带,对疾病的医疗经验以北方为主。随着宋...

阅读全文
苦参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肘后方》卷二:苦参汤 名称: 苦参汤 处方: 苦参9克 黄芩6克 生地黄24克 制法: 上三味,哎咀。 功能主治: 治热病,五六日以上热不除者。 用法用量: 以水800毫升,煎取300毫升,适寒温服100毫升,日再服。 注意事项: 忌芜荑。 备注: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备急千金要方》卷十补。 《麻科活人》卷四:苦参汤 名称: 苦参汤 处方: 苦参、大...

阅读全文
孟诜:从炼丹少年到食疗鼻祖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8 | 22 阅读

如果不是因祸得福,唐代医学家孟诜(公元621-713年)多半会在炼丹炉旁终老一生。但是,正是那场贬谪,促使孟诜放下之前的所有,开始沉静下来转向对中医药学的研究与实践,逐步从一位炼丹少年成长为食疗大师,撰写下世界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著称于世。 社会的主流风气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上行下效。公元618年,唐朝在长安建立。唐高祖李渊视道教始祖老子李耳为祖先,奉道教为皇家宗教。由此,道教开始得到蓬...

阅读全文
《褚氏遗书》光耀医史长河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22 阅读

真正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总会突破万难取得成功。比如南北朝时期南齐医家褚澄,他的著作《褚氏遗书》,虽然通篇仅2619个字,但是所论精辟,颇具创建,光耀医史长河。该书对血证及妇科病证治疗的见解,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当然,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祖籍为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的褚澄,字彦道,出生于官宦贵族之家。其祖父褚秀之,父亲褚湛之,哥哥褚渊都权倾朝野,其母亲为宋武帝刘裕第五女吴郡公主,其妻...

阅读全文
闲话古医籍中的煎药用水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9 | 21 阅读

古代中医煎药,对用水的认知和要求,高于煮茶酿酒。《医学源流论·煎药法论》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玉泉 《医学入门》载“玉消为水,故名玉泉”“图经曰:玉泉生蓝田山谷”“其色白,其味甘淡,其性寒”。在这里,玉泉不仅是一种煎药用水,其本身也因融进了玉的精华而有“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长肉益气,利血脉,安魂魄,明耳目,耐寒暑,久服轻身不老”之功,可谓至精至纯。但玉泉到底在何处...

阅读全文
洗眼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洗眼汤 名称: 洗眼汤 处方: 秦皮 黄柏 决明子 黄连 黄芩 蕤仁各9克 栀子7枚 大枣5枚 制法: 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泻肝明目。治肝经实热上冲。眼赤热痛,羞明眵多,目生障翳,舌质红,脉弦数者。 用法用量: 以水400毫升浸,煎取120毫升,澄清,仰卧洗目,每日1~2次。 备注: 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泻火解毒;秦皮清肝明目,退翳消...

阅读全文
生姜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中国药典》:生姜 实际拼音: Shēnɡ Jiānɡ 英文名: 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 别名: 姜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cm,厚1~3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