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地龙" 的结果

找到 785 条相关结果

诗词中的红叶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26 阅读

露迷衰草,疏星挂,凉蟾低下林表。素娥青女斗婵娟,正倍添凄悄。渐飒飒、丹枫撼晓,横天云浪鱼鳞小。似故人相看,又透入、清辉半饷,特地留照。 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凤楼今夜听秋风,奈五更愁抱。想玉匣、哀弦闭了,无心重理相思调。见皓月、牵离恨,屏掩孤颦,泪流多少。 这首《霜叶飞》是周邦彦的作品,描写露迷衰草、丹枫撼晓的秋夜景象,词牌《霜叶飞》取杜诗“清霜洞庭叶,故欲别时飞”句而来。晚秋时...

阅读全文
脊髓灰质炎单方验方
儿科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6-01 | 25 阅读

①牛耳风煎剂 组成:牛耳风150克,过江龙15克,走马胎15克,甘草6克。用法:a.内服:上方加水2000毫升,煎成500毫升。1~3岁每天200~300毫升,4~6岁300~400毫升,7~15岁400~500毫升,16岁以上可酌情增加药量,均分3次服。b.熏洗:取上方药渣加水复煮,煮沸30分钟,去渣留水,先熏后洗,每天1次。将患肢置于滚烫的药液蒸汽上,慢慢地熏,直至蒸汽减少不能熏时,再用毛巾...

阅读全文
内消散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23 | 24 阅读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内消散 名称: 内消散 处方: 川大黄 黄芩 黄连(去须)黄柏 地龙(炒令黄)乳香各30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妇人乳痈初起。 用法用量: 用生地黄汁调匀,涂于肿毒上,干即易之。不过三五度即愈。 《万病回春》卷二:内消散 名称: 内消散 处方: 陈皮 半夏(姜制)白茯苓(去皮)枳实 (去瓤,麸炒)山楂肉...

阅读全文
温疫派取法河间的杨栗山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06 | 24 阅读

杨栗山,名璿,字玉衡,又号栗山老人,清代乾隆年间溧水名医。长于温疫证治,著有《伤寒温疫条辨》.(又名《寒温条辨》)一书,其间辨析伤寒温疫之、异同,阐发自已临证之经验,切于实用。 杨栗山治温疫,其论多宗吴又可、张石顽,其法则本刘河间。他认为仲景治温本有别论,惜巳散亡,王叔和在《伤寒例》中杂以己意,以温病为伏寒暴寒,立为四变,掺入《伤寒论》中,以致后世诸家均寒温不分,所谈温病,皆是伪学。刘河间、王安...

阅读全文
吹鼻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3 阅读

《圣济总录》卷十五:吹鼻散 名称: 吹鼻散 处方: 芦荟 龙脑(研)瓜蒂(捣)消石(研)各等分 制法: 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 主脑风头痛。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吹于鼻中。 《圣济总录》卷一○六:吹鼻散 名称: 吹鼻散 处方: 枸杞白皮、鸡子白皮各等分。 制法: 上为极细散。 功能主治: 眼风肿。 用法用量: 每日3次吹鼻内。 《寿世保元》卷八:...

阅读全文
颈动脉硬化中西医防治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23 阅读

每每体检过后,就会有人拿着报告在网上咨询,颈动脉长了斑块要治疗吗?可以吃中药消除吗?严重了该怎么办? 虽然多数颈动脉硬化的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只出现头晕、头痛等,但还是需要积极防治。颈动脉硬化严重者会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即我们常说的“中风”。 积极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最大的意义就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也等同于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预防。 所以,对于已经有颈动脉硬化的人...

阅读全文
活血化瘀药之乳香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8 | 22 阅读

乳香味辛、苦,性微温,属活血化瘀药范畴。它的主要功用于行气活血、伸筋舒络,下面就乳香作为活血化瘀药的具体功效做详细介绍。 一、行气活血:乳香气香能香窜调气,味辛能散疚活血,性温能通经络。凡因气滞血窃,凝涩不通而致的心腹痛,跌打肿痛,痈肿疼痛等皆可随证选用。例如: 1、心腹痛,可配元胡,五灵脂、草蔻、没药各等分,为细粉,每服1—2钱,酒调服,或温开水送服,前人称此方叫“手拈散”,意思是能很快止痛。...

阅读全文
漏芦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5 | 22 阅读

《中国药典》:漏芦 实际拼音: Lòu Lú 英文名: RADIX RHAPONTICI 别名: 狼头花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 (L.)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或扁片块状,多扭曲,长短不一,直径1~2.5cm。表面暗棕色、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具纵沟及菱形的网状裂隙。外...

阅读全文
百病足疗之喘证
中医足疗 | admin | 2025-05-27 | 21 阅读

喘证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冀扁动为特征,常为某些急慢性疾病的主要症状,甚者喘促严重、持续不解,可发生虚脱。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硅沉着病(矽肺)以及癔症等均属喘证范畴。 麻黄汤 组成:麻茸80克,生姜、葱白、吴茱萸,白芷各30克,地龙、紫苏子各40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锅中,加清水400毫升,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约200毫升,放...

阅读全文
清脑降压片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中国药典》:清脑降压片 名称: 清脑降压片 处方: 黄芩100g 夏枯草60g 槐米60g 磁石(煅)60g 牛膝60g 当归100g 地黄40g 丹参40g 水蛭20g 钩藤60g 决明子100g 地龙20g 珍珠母40g 性状: 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黑棕色;味微苦。 炮制: 上十三味,珍珠母、磁石、当归、钩藤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黄芩等九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