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地黄" 的结果

找到 6307 条相关结果

白蛇浸酒(痹证)
百病药酒 | admin | 2025-05-29 | 33 阅读

【来源】《永乐大典》 【配方】白花蛇一条(半斤重者),虎胫骨一条,当归、川芎二味各一两半,附子、桂心、熟地黄、山茱萸、萆 、石斛、细辛、黄芪、天麻各二两,独活三两,枳壳一两,肉苁蓉二两半。 【制法】上细剉,生绢袋盛,好酒三斗于瓷瓮子内密封,浸七日后开。 【主治】风痹,骨髓及腰脚疼痛,行步稍难,兼风毒走注,皮肤痒痛不知方。 【用法】随性暖饮,常令醺醺,勿令大醉,其酒旋添。酒味薄即换药。 说明:《永乐...

阅读全文
复明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3 | 33 阅读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复明散 名称: 复明散 处方: 草龙胆(去芦头)麻黄(去节)各等分 制法: 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大人、小儿斑疮入眼,或成翳膜,或眼睛高出而不枯损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食后,炙鼠肝香熟蘸药食之,日二服。服药五六日后,眼白晴与翳膜皆粉红色,眼觉痒涩,不得揉动,此是翳膜渐退,频频用温盐汤洗之。病重者,日三服,小儿更量大小,加减服之。如不...

阅读全文
崔氏苍耳酒(癞病)
百病药酒 | admin | 2025-05-29 | 31 阅读

【来源】《外台秘要》 【配方】苍耳(八月收,含茎叶花实)一石,牛膝根一升,松叶二斗,商陆根(白色者)二升,鼠粘根一斗。 【制法】上五物皆剉讫,以水两石五斗,煮取六斗汁。如釜小可分煮之,即分三斗汁。将浸曲一斗二升,高量其曲,加于常法五分,为药力费曲故也。余三斗汁,留将拌料,糯米一石二斗,分作五 ,净淘干漉。上并以大斗。第一  一日炊四斗米,取药汁九升拌熟,细切生地黄三斗,和米下之。第二 三日炊三斗米...

阅读全文
止消润燥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31 阅读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止消润燥汤 名称: 止消润燥汤 处方: 升麻4.5克 杏仁 桃仁 麻仁 当归身 荆芥 知母 黄柏 石膏各3克 熟地黄6克 柴胡2.1克 甘草1.5克 川椒 细辛各0.3克 红花0.75克 功能主治: 治消渴便干,阴头短,舌白燥,口唇裂,眼涩而昏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

阅读全文
阿胶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1 阅读

《中国药典》:阿胶 实际拼音: ē Jiāo 别名: 驴皮胶 来源: 本品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制法: 将驴皮漂泡,去毛,切成小块,再漂泡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用文火浓缩(可分别加入适量的黄酒、冰糖和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块,阴干。 性状: 为长方形或方形块,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

阅读全文
丹砂育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30 阅读

《鬼遗》卷五:丹砂育 名称: 丹砂育 处方: 丹砂末2两,犀角2两,夜干2两,大黄2两,芎?2两,麝香末2两,黄芩2两,生地黄10两(切),升麻3两,前胡3两,沉香3两,青木香1两。 制法: 上(口父)咀,以苦酒渍淹1宿,以猪脂5升,微火煎三上下,绞去滓,纳丹砂、麝香末搅调。 功能主治: 熛疽。 用法用量: 稍稍服之。熛疽始发未曾治者,温酒服如枣核大,1日3次。 ...

阅读全文
一醉不老丹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29 阅读

《扶寿精方》:一醉不老丹 名称: 一醉不老丹 处方: 熟地黄90g 生地黄90g 五加皮90g 没石子6枚 莲子蕊90g 槐角子90g 白酒4000ml 炮制: 将上述药材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14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装瓶备用;将布袋中的药渣取出晒干,研成细末;同适量的大麦炒和,炒蜜为丸,每丸重6克,或制成饼状;储藏时,用坛装,每放一层药丸...

阅读全文
积聚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14 | 28 阅读

1方 【药物】铁棒锤1克,天南星0.6克。 【制法】研末摊在膏药上。 【用法】贴脐部。用于痞块、包积腹痛。 【出处】《陕西草药》。 2方 【药物】鳖鱼(团鱼)1个,苋菜1000克。 【制法】将苋菜煎水浓缩,再与鳖鱼熬成浓膏。 【用法】取适量摊纸上,贴脐眼或痛处。用于痞块。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3方(化积膏) 【药物】香附2460克(半生半制),五灵脂2460克(半生半炒),黑丑、白丑各...

阅读全文
安神中药养生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8 | 28 阅读

凡是具有安神定志功效的药物,即为安神药。因为心藏神、肝藏魂,所以安神药主要归于心,且与肝脏有一定关系。安神药主要包括矿物药与种子类植物药。治疗时,安神药则主要应用于心气亏虚、心血亏虚、心火尤盛及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惊风、癫痫狂等症。 运用安神药的同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选择适宜的药物,并作相应的配伍。例如:兼有阴血两虚者,应给予安神药与补血、补阴药;兼有肝阳上亢者,应...

阅读全文
喉痹 (声哑 痄腮)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14 | 27 阅读

喉痹(声哑 痄腮)两寸脉浮洪而溢者。喉痹也。脉微而伏者死。内经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者。手少阴君火。心主之脉气也。一阳者。手少阳相火。三焦之脉气也。二脉并络于喉。气热则内结。结甚即肿胀。肿胀甚则痹。痹甚则不通而死矣。夫推原十二经。惟足太阳则下项。其余皆凑于喉咙。然内经何独言一阴一阳结为喉痹。盖君相二火独胜而热。中络故痛者速也。余谓一言可了者。火也。故十二经中。言嗌干、嗌痛。喉肿、颔肿。舌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