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土部" 的结果

找到 41 条相关结果

木耳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耳 实际拼音: Mù ěr 别名: 黑木耳 来源: 真菌类担子菌纲木耳科木耳属植物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L.)Underw.,以子实体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补气血,润肺,止血。用于气虚血亏,四肢搐搦,肺虚咳嗽,咯血,吐血,衄血,崩漏,高血压病,便秘。 用法用量: 1~2钱。 《中药大...

阅读全文
河套大黄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7 | 19 阅读

《中华本草》:河套大黄 出处: 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实际拼音: Hé Tào Dài Huánɡ 别名: 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eum hotaoense C. Y. Cheng et C. T. Kao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高大草本,茎多挺直,高80-2...

阅读全文
三棱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0 | 17 阅读

《中国药典》:三棱 实际拼音: Sān Lénɡ 来源: 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略扁,长2~6cm,直径2~4cm。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须根痕小点状,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体重,质坚实。无臭,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鉴别:...

阅读全文
土附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8 | 17 阅读

《中药大辞典》:土附 出处: 《纲目拾遗》 实际拼音: Tǔ Fù 别名: 土部、鲈鳢、荡部、荡鱼(《演繁露》),吐哺(《三才藻异》),土鲋鱼(姚可成《食物本草》),菜花鱼(《嘉兴县志》),鲋鱼(《湖州府志》),土鹜、土哺(《钱塘县志》),上鲋(《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 为塘鳢鱼科动物塘鳢鱼的全体。 原形态: 体粗壮,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体长10余厘米。头部大,稍扁平,...

阅读全文
宣木瓜种植管理需注意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30 | 16 阅读

概述 宣木瓜性温,有舒筋活络、平肝和胃、敛肺、祛湿热的功能。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膝酸痛、肢体麻木、腓肠肌痉挛、中暑吐泻、脚气肿痛。主产于安徽宣城及四川、湖北、浙江、河南、湖南、江西等地。 习性 喜湿暖的气候,要求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夹砂土为好。宣木瓜根系发达,耐旱性强,对严寒高温均有耐性。一般宜栽培在低山区和丘陵地区。 种植技术 一...

阅读全文
赤芍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7 | 16 阅读

《中国药典》:赤芍 实际拼音: Chì Sháo 英文名: RADIX PAEONIAE RUBRA 别名: 山芍药、草芍药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

阅读全文
常春藤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5 | 1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常春藤 实际拼音: Chánɡ Chūn Ténɡ 别名: 三角枫、追风藤、上树蜈蚣、钻天风 来源: 五加科常春藤属植物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Koch var. sinensis (Tobl.) Rehd.,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切段晒干或鲜用。 性味: 苦、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消肿。用于风湿关节痛,腰痛,...

阅读全文
五味子的枝蔓整形方法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09 | 16 阅读

五味子枝蔓柔软不能直立,需依附支持物缠绕向上生长。因此,它的整形工作包括设置支持物和修剪两项任务。 一、设置支持物 五味子在定植的当年生长量大小存在较大差异,在苗木质量差、管理不良的条件下,株高一般只能达到50~60厘米,但经平茬修剪,第二年平均生长高度可达150厘米以上,第三年可布满架面。所以一般可在第二年春季(5月上、中旬)设置支持物。支持物可采用架杆和防晒聚乙烯绳,架杆常选用竹竿,竹竿长2...

阅读全文
附子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3 | 16 阅读

《中国药典》:附子 实际拼音: Fù Zǐ 别名: 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 (1) 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

阅读全文
土部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6-12 | 15 阅读

 白垩 「释名」亦名白善土、白土粉、画粉。白垩,到处都有,入药须用白色者。先研捣极细,然后放到盐汤里,浮在水而上的,「气味」苦、湿、无毒。「主治」1、流鼻血。白恶二钱,井水调服。二付断根。2、水泄。煅白恶、炮干姜各一两,楮叶二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3、反胃。白垩煅红,放在一升米醋中浸过,再煅再渍,直到醋干为止。取这样处理过的白垩一两,加炮干姜两钱半,共研成末,每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