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回医" 的结果

找到 21 条相关结果

岭南罗氏妇科立足岭南走向世界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6 | 22 阅读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百年,薪火传灯,枝繁叶茂。崇文尚德重教,继承与创新并重。 发展与传承脉络 岭南罗氏妇科起源于广东地区,发源于清末,创始人罗棣华早年是晚清儒生,先在家乡佛山南海西樵山行医,以儒通医,后参加北伐,退役后在广州设医馆,以医为业,擅长于温病与妇人病,有妇科验方留存。 第二代传承人罗元恺幼承庭训,博览群书,精研古籍,勤于临证,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传于后人。他早年既得家传,亦接受系统的中...

阅读全文
《南村辍耕录》里的中医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2 | 19 阅读

元代陶宗仪所撰《南村辍耕录》是一部写在树叶上的书。孙作在书序中写道:“余友天台陶君九成,避兵三吴间,有田廛,家于山南,作劳之暇,每以笔墨自随,时时辍耕,休于树荫,抱膝而叹,鼓腹而歌,遇事肯綮,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去则埋于树根,人莫测焉,为是者十载,遂累盎至十数。一日,尽发其藏,俾门人小子萃而录之,得凡若干条,合三十卷,题曰《南村辍耕录》。上兼六经百家之旨,下及稗官小史之谈。昔之所未考,今之所未闻...

阅读全文
回医中的食疗方
回医 | admin | 2025-05-17 | 17 阅读

回族人民善烹调,喜精做食品,在饮食上有本民族的独特习惯,各种风味小吃独具风味。而有些"食谱""粥谱""茶谱"就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有明显的补气补血、健脾开胃、补肾增精作用。如: 羊脖子炖黄芪:羯羊脖子1个,黄芪饮片60克,将羯羊脖子放入适量冷水中煮沸。去除油沫,先煮半小时,将黄芪饮片用纱布包好,放入锅内同煮,待肉熟。亦可加姜、葱、香料。本品有补气补血、扶赢愈疮功效。用于病后气虚,大病之后。 鸽子炖三...

阅读全文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特色一览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15 阅读

黑龙江省是我国特色鲜明的边疆省份,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气候独特,同时在这片土地上也世代居住着具有鲜明北方寒地黑土特色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满族等。 寒冷的气候、繁茂的山林、肥美的水系、丰腴的黑土,丰富的物产,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历史上,这些少数民族在适应恶劣气候、艰苦环境,与各种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技能。北方寒地少...

阅读全文
不良习惯“边吃边看”,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15 阅读

曾几何时,继电视后,手机、Ipad 成了大家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大街上、餐馆里、树荫下、图书馆、情侣约会、同学聚会、过年探亲……人人低头,俨然成了一道全世界共同的风景。甚至在厕所里,手机控们也一心两用。然而,这样真的好吗? “边吃边看”影响食物的消化 让脾胃的消化功能下降:吃饭时,消化器官运送、消化食物需要血液供应,如果边吃饭边看视频,大脑活动需要消耗血液,会减少消化器官获得的血液和能量...

阅读全文
厨房里的回医
回医 | admin | 2025-05-19 | 15 阅读

据《回回药方》等典藉记载,回医药对许多果蔬的防病治疗作用都有认识和运用。我们不妨走进厨房看看。 芹菜 芹菜随着丝绸之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回医药认为,芹菜有清热解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洋葱 回医药认为,洋葱有化痰、开窍、壮阳、净胸膈、增食欲的功效。 菠菜 宋代时期从阿拉伯传入中国。回医药认为,菠菜可利五脏、通血脉、净胸膈、除烦热等。 胡椒 唐代从西域及引入中国。回医药认为,胡椒有消炎、解毒的...

阅读全文
回医简学术源流可溯至扁鹊仓公时
回医 | admin | 2025-06-01 | 14 阅读

11月1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柳长华做客《中国中医药报》社“北沙滩讲坛”2018年第八讲,围绕“天回医简(老官山汉墓医简)的学术源流与核心思想”展开主题讲座。 柳长华结合考古证据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汉书·艺文志》的著录,从医史文献学的角度,对老官山汉墓中出土的920支医学竹简作了介绍和分析。通过深入的文献考证,将天回医简的学术源流上溯至扁鹊仓公时期的医学。 柳长华提示,学界有必要对新中...

阅读全文
回医中的民间验方
回医 | admin | 2025-05-24 | 14 阅读

一.内科病症: 1.慢性支气管炎:鲜侧柏叶100克,蜂蜜20克,共放碗内,再将碗放锅内或蒸笼内蒸30分钟后服。1日2次,6日为1疗程。 2.胸痛:红升麻、挖耳草、地榆 、野棉花根各20克。水煎加红糖20克为引,1日1剂,分3次服,6日为1疗程。 3.风湿痛: 牛蒡子、苍耳子各12克。水煎服1日1剂。10日为一疗程,适用于急性风湿热(热痹)。或虎耳草根30克。水煎服。1日1剂,分3次服,6日为...

阅读全文
回医药简史
回医 | admin | 2025-06-02 | 13 阅读

回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产物。当欧洲其他各国尚未脱离神学统治之时,阿拉伯人开始发展科学文化。他们开办大学、建立图书馆,培养了大批人才,阿拉伯文化达到较高水平,在所有科目中,医学是最主要的,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随着阿拉伯人与邻国的交往,邻国文化随之在阿拉伯诸国渗透,并互相补益,医学上也是如此。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说过:“学问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中阿于公元651年正...

阅读全文
回医的放血疗法
回医 | admin | 2025-05-30 | 13 阅读

眉心放血法 回族群众俗称挑头。医生端坐患者对侧,用左右两拇指由眉心(印堂穴)由内向外按捋三次,再用拇指食指揪起眉心,针刺放血(所用工具为一般缝衣针,下同)。此法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前额痛、畏寒等证。 太阳穴放血法 医者用拇指由前额向外捋三次,然后用拇指同食指揪起太阳穴处皮肤,用针刺出血少许。此法适用于感冒头痛、寒热往来、血瘀头痛、高血压头痛等。 掴窝放血法 患者背向医者直立,暴露(月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