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肢浮肿" 的结果

找到 198 条相关结果

吹鼻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4 阅读

《圣济总录》卷十五:吹鼻散 名称: 吹鼻散 处方: 芦荟 龙脑(研)瓜蒂(捣)消石(研)各等分 制法: 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 主脑风头痛。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吹于鼻中。 《圣济总录》卷一○六:吹鼻散 名称: 吹鼻散 处方: 枸杞白皮、鸡子白皮各等分。 制法: 上为极细散。 功能主治: 眼风肿。 用法用量: 每日3次吹鼻内。 《寿世保元》卷八:...

阅读全文
痈疽(二之一)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6 | 21 阅读

夫痈疽疮疖者。皆由气血不利。喜怒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调。使五脏六腑之气。怫郁于内。以致阴阳乖错。气血凝滞而发也。亦有久服丹石燥热之药。热毒结深。而发为痈疽也。夫此疾多生于膏粱富贵之人。以其平昔所食肥腻炙爆。安坐不劳。嗜欲无节。以致虚邪热内攻。煎熬气血而成也。痈者壅也。大而高起属乎阳。六腑之气所生也。其脉数浮。疽者沮也。平而内发属乎阴。五脏之气所成也。其脉沉数。疮者其总名也。疖者有头小疮也。经云。...

阅读全文
猫眼草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6 | 21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眼草 实际拼音: Māo Yǎn Cǎo 别名: 打碗棵、打盆打碗、猫眼棵、猫儿眼、肿手棵 来源: 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猫眼草Euphorbia lunulata Bunge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 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 利尿消肿,拔毒止痒。用于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疟疾;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疮癣搔痒。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熬膏外敷...

阅读全文
水肿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4 | 19 阅读

水肿之症。有阴有阳。察脉观色。问症须详。阴脉沉迟。其色青白。不渴而泻。小便清涩脉或沉数。色赤而黄。燥粪赤溺。兼渴为阳。水肿气急而小便涩。血肿气满而四肢寒。蛊症大要有二。曰单腹胀。曰双腹胀。喘急气满。肿而不安。四肢微肿。此单腹胀。因内伤七情所致。取效微迟。四肢浮肿。肚大身重。此双腹胀。因外感风湿所致。取效甚速。又有水肿气肿之分。以指按肿处。有陷随起。随起者气肿。先须理气。陷指起迟者水肿也。只须导水立...

阅读全文
脉指歌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4 | 18 阅读

儿科总论·脉指歌小儿食指辨三关。男左女右一般看。皆知初气中风候。末是命门易亦难。要知虎口气纹脉。倒指看纹分五色。红黄安乐五脏和。红紫依稀有损益。紫青伤食气虚烦。青黑之时症候逆。忽然纯黑在其间。好手医人心胆寒。若也直上到命关。粒米短长分两端。如枪冲射惊风至。分作枝叉有数般。弓反里顺外为逆。顺逆交连顺已难。叉头长短犹可救。如此医人仔细看。初看掌心中有热。便知身体热相从。肚热脚冷伤积定。脚热额热是感风。...

阅读全文
产后三种常见病的中医调养
女性保健 | admin | 2025-06-01 | 18 阅读

中国的传统非常重视产后调养,讲究坐月子,但坐月子的方法很多都是老一辈传下来,有它的可取之处,但也有它一定的局限。新手妈妈及家庭成员在面对这些信息时,将信将疑者居多,因此急需一种权威的说法来指导产后调养。 恶寒身颤 羊肉补身助阳气 恶寒恶心、身体发抖、发热口渴,有许多产妇在生下孩子后会出现类似的症状。一直以来大部分的人认为这是产后伤寒。明代名医傅青主对于产妇所出现的这一病症加以辨证分析,得出产妇之...

阅读全文
脾失健运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5-11 | 18 阅读

【脾失健运】指脾运化功能失常的病理。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如脾阳虚则失去正常功能,可出现腹胀纳呆、肠鸣、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久则面黄肌瘦,四肢无力;或因水湿困阻,成痰成饮,四肢浮肿。都是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所致。...

阅读全文
瓜蒂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1 | 18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瓜蒂 实际拼音: Guā Dì 别名: 苦丁香、甜瓜蒂、香瓜蒂 来源: 为葫芦科甜瓜属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的果梗,其种子也作药用。甜瓜盛产期,剪取青绿色瓜蒂阴干即可。 性味: 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 催吐,退黄疸。用于食积不化,食物中毒,癫痫痰盛;外用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用法用量: 2~5分,制成散剂,内服催吐;外用适量...

阅读全文
泻利药之防已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31 | 17 阅读

防已大苦辛寒,属泻利药。功能利水、祛风,通行经络,泻下焦血分湿热。 本品配黄芪、桂枝、白术、茯苓等,用于风水(头面,四肢浮肿,兼有恶风、骨节疼痛,脉浮)、皮水(四肢水肿明显)证。例如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茯苓,桂枝、甘草)等。这时可适当加用麻黄、桑皮,冬瓜皮等兼以宣肺利水。配威灵仙,苡米、羌活,独活,红花,赤芍等,可用于风湿痹证的关节肿痛、肢体...

阅读全文
吐泻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2 | 17 阅读

夫小儿吐泻。因六气未完。故六淫易侵。兼以调护失常。乳食不节。遂使脾胃虚弱。清浊相干。蕴作而然。大概有冷有热有食积三者之不同也。盖冷者脾胃虚寒。水谷不化。小便白而大便青。或如糟粕。手足厥冷。或吐或泻。宜助胃膏主之。如上之症。或兼有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乍凉乍热。作吐泻者。宜藿香正气散主之。热者脾胃有湿。大便黄而小便赤口干烦渴。四肢温暖。或吐或泻。宜甘露散主之。如上之候。有兼中暑受热作吐泻者。宜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