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肢困倦" 的结果

找到 82 条相关结果

遗精的艾灸疗法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12 | 21 阅读

技术― 艾灸穴位:带脉(双)、五枢(双)、维道(双)、关元。 操作规程:①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②艾柱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10壮,每日1次。③温针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 主治:长期遗精,伴有心悸不宁,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技术二 艾灸穴位:关元、肾俞(双)、上门髎(双)、次髎(双)、中髎(双)...

阅读全文
芒种养生要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5 | 19 阅读

芒种时节,雨量增多,气温升高,南方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湿热。另外,我国的端午节多在芒种日的前后。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此话意思县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以免受寒。在我国的江西省有谚语:“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其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温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很好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人身之所及、呼吸...

阅读全文
劳瘵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9 | 18 阅读

脉数而虚。又兼紧涩。骨蒸劳热。盗汗咳嗽。必殒其躯。非药可除。夫阴虚火动。劳瘵之疾。由相火上乘肺金而成之也。伤其精则阴虚而火动。耗其血则火亢而金亏。人身之血犹水也。血之英华最浓者精也。不谨者。纵其欲而快其心。则精血渗涸。故脏腑津液渐燥。则火动熏肺而生痰。因其燥则痰结肺管。不利于出。故咳而声干。原乎精乏则阴虚。阴虚则相火行于胃。而变为涎也。二火熏膈。则痰涎逆上。胃脘不利。则多嗽声。盖痰因火动。嗽因痰起...

阅读全文
清暑益气汤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17 | 18 阅读

《脾胃论》卷中:清暑益气汤 名称: 清暑益气汤 处方: 黄耆 苍术(泔浸,去皮)升麻各3克 人参(去芦)泽泻 神曲(炒黄)橘皮 白术各15克 麦门冬(去心)当归身 炙甘草各0.9克 青皮(去白)0.9克 黄柏(酒洗,去皮)0.6~0.9克 葛根0.6克 五味子9枚 功能主治: 清暑化湿,益气生津。治平素气阴俱虚,又感暑湿,或暑湿耗伤气阴,身热而烦,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胸满气促,肢体沉痛...

阅读全文
苍白二术气芳烈 味甘浓益脾胃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7 | 18 阅读

中医五脏学说:人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其中脾对应土,而土壤是万物生长之源,于是医家借此强调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并有“脾统四脏”之说。 金元医家李东垣特别看重脾胃,尤其重视调理脾胃,被称作“补土派”。补土,重在健脾益胃,在选择中药之时都会想到:苍术与白术。《本草中国》第二季中介绍了国医大师颜德馨将二药搭配使用的经验——前者祛湿运脾,后者益气健脾,二者同用,事半功倍,妙不可言...

阅读全文
升阳除湿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17 阅读

《兰室秘藏》卷中:升阳除湿汤 名称: 升阳除湿汤 别名: 调经升麻除湿汤(《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 当归(酒洗)独活各1.5克 蔓荆子2.1克 防风 炙甘草 升麻 藁本各3克 柴胡 羌活 苍术 黄耆各4.5克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勿令作末,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 治妇人饮食劳倦,心火乘脾,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困倦乏力,其脉缓而...

阅读全文
芒种时节的养生要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5 | 17 阅读

芒种时节天气渐热,雨水丰沛,虽有“黄梅时节家家雨”的诗意景象,人体却不胜湿热之苦,因此顺时调整起居饮食,才能安然度过夏天的火热。 时·候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 时·气 芒种后,就进入了一年中降水...

阅读全文
止带丸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12 | 17 阅读

《万病回春》卷四:止带丸 名称: 止带丸 处方: 当归(酒洗)川芎 白术(去芦)人参(去芦)山药 杜仲(姜汁、酒炒去丝)香附(醋炒)青黛(减半)牡蛎(火煅)破故纸(酒炒)续断 椿根皮(酒炒)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妇人赤白带下,腰酸,头晕眼花,小腹胀痛,四肢困倦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清米汤吞下。 腹痛,加玄胡索、茴香,去...

阅读全文
易水内伤派脾胃内伤学的宗师李东垣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9 | 16 阅读

易水内伤派中影响最大的是张元素的学生李东垣。他在张氏之学的基础上,发明了脾胃内伤证治体系。 李东垣(1180-1251),名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真定(今河北正定地区)人。李氏出生豪门,从小喜读儒家经典,因母病故,自悔不懂医学,遂游于当时名医张元素门下。李氏得张氏薪传,在调治脾胃内伤方面成就突出,理法方药自成一格,时有国医之称。 李氏生值金元分争之际,战争频仍,饥荒连年,疾病丛生,而...

阅读全文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16 阅读

现在正值芒种节气,该节气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古人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指阴历五月,大麦、小麦等农作物已经成熟,可以进行采收。此时节,自然界进入了典型的夏季,人体也需要顺应气候变化进行养生。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是在当令节气通过导引吐纳、存思等方法,进行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传统导引养生法。相传为唐末宋初时期,我国著名的道教养生家陈希夷所创,流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