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咽干舌燥" 的结果

找到 22 条相关结果

补阴石斛 救命仙草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1 | 20 阅读

大型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中有一个摄人心魂的场景:周朝义攀上百丈绝壁,身上系着粗麻绳,背着竹药篓,鞠身蹬腿,正在探寻着什么。他要找的,是野生铁皮石斛! 在不久前热播的一本电视剧《女医明妃传》当中,铁皮石斛因为刘诗诗的一句台词深入人心。她说,这可是救命的仙草!这话倒并没有夸张,铁皮石斛是石斛中的佼佼者,主要功能是养阴补虚,而在高热不退、阴分伤尽、命在旦夕之时,也能用于救急。 石斛进入寻常百姓...

阅读全文
理气润肺除秋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17 阅读

自古以来,中药方剂名之多,数不胜数,但遍阅各种医学典籍,却找不出一剂《红楼梦》中的江湖郎中王道士所言之“疗妒汤”来。此方选药精当,入口甜津津、润丝丝,倒确是深受平时爱妒忌的女孩子们欢迎。 当然,王道士说这个方子本是为逗宝玉一乐,以解午倦。宝玉去天齐庙烧香还愿,饭后至静室安歇,众嬷嬷恐他一时睡着了,便请当家的老王道士来陪他说话。这王道士专意在江湖上卖药,平时好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号称丸散膏丹、色色俱...

阅读全文
瓜霜紫雪丹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8 | 17 阅读

《湿温时疫治疗法》引方省庵方:瓜霜紫雪丹 名称: 瓜霜紫雪丹 处方: 白犀角5钱,羚羊角5钱,青木香5钱,上沉香5钱,寒水石5两,石膏5两,灵磁石5两,飞滑石5两,玄参1两6钱,升麻1两6钱,飞朱砂5钱,生甘草8钱,公丁香2钱,麝香1钱2分,金箔1两,西瓜消8钱,冰片3钱。 功能主治: 时疫血热生风,热深厥深,手足反冷,咽干舌燥,头颈动摇,口噤齘齿,腿脚挛急,时发瘛疭,甚或睾丸上升,宗...

阅读全文
糖尿病药茶疗法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9 | 16 阅读

药茶疗法是指应用茶或茶和某些中药或具有药性的食物,经加工制成茶剂饮用,用于防治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 药茶是中医文化的瑰宝,用药茶治病是中医学防病、治病的特色之一。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记载了“代茶新饮方”,方后记载了炮制方法,其中有医治消渴的药方说“畅腑脏,调适血脉,少服益多,心力无劳,饥饱饮之尤良。”可见,用药茶治疗糖尿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另外,药茶除可用于治病,也用于养生保健、延...

阅读全文
生脉散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1 | 16 阅读

《医学启源》卷下:生脉散 名称: 生脉散 别名: 生脉汤(《丹溪心法》卷一)。 处方: 麦门冬1.5克 五味子7粒 人参1.5克 药理作用: 1.微量元素的测定:《中成药研究》1986(8):17,采用原子吸收分光亮度计对生脉散中微量元素进行测定,三味药含铁量最高;尤其是五味子;其次是锰含量,亦以五味子最高,镍在麦冬中含量较丰富,铜、铬也以五味子含量较高。 2.提高心肌耐缺氧的能力...

阅读全文
寒冬吃藕益处多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4 | 15 阅读

中医认为莲藕入心、脾、肺经,生藕性味甘、寒,有消瘀清热、除烦解渴、止血健胃之功效;熟藕有补心生血、健脾开胃、滋养强壮之功用;煮汤饮用能通利小便、清热润肺。下面是几种运用莲藕养生防病的小窍门或药膳: 莲藕花生章鱼汤 莲藕400克,花生150克,章鱼干100克,排骨400克,适量调味品;莲藕洗净切块,章鱼干洗净后泡3~5个小时,花生、排骨洗净备用;起锅煮水,水开后将各种备好的料一起入锅,武火滚15分钟...

阅读全文
针灸戒烟更健康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23 | 14 阅读

近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香港卫生署推行的“中医针灸戒烟”计划中,两地中医药专家提出以中医针灸为主、配以健康辅导的综合性控烟技术方案。使用针灸戒烟效果如何?在第23个“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院长杨金生,杨金生介绍,针灸戒烟能够消除戒烟后出现的一些戒断症状,如烦躁不安、精神不集中、头痛、嗜睡等,从而帮助戒烟者改掉吸烟的习惯。 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杨金生说,卷烟烟雾是...

阅读全文
玉竹药膳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0 | 14 阅读

玉竹粥 材料:玉竹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制作:将玉竹洗净放入沙锅,加清水800毫升煎取汁液,再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与汤汁同熬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调匀即可。早晚热服,连服5日,间隔1~2日,可再连服5日。 功效:补肺养胃,生津止渴。适用于中老年人肺阴不足,肺燥咳嗽,干咳少痰,烦渴口干,咽干舌燥等症,并有延年益寿、护肤美容的功效。 玉竹煲鸡脚 材料:玉竹30克,鸡脚两对,料酒、食盐、醋...

阅读全文
表里俱热
诊断 | admin | 2025-06-01 | 13 阅读

【表里俱热】即内外俱热,是表里同病的一种表现。患者本有内热,又感受温邪,除有表热证外,发病即见面赤头痛、恶热口渴,咽干舌燥、甚至心烦谵语等里热证。...

阅读全文
养心定悸膏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1 | 13 阅读

《中国药典》:养心定悸膏 名称: 养心定悸膏 处方: 地黄120g 麦冬60g 红参20g 大枣60g 阿胶20g 黑芝麻50g 桂枝30g 生姜30g 炙甘草40g 性状: 为棕褐色的黏稠液体;气香,味甜。 炮制: 上九味,除阿胶外,红参切片,用温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生姜绞汁;桂枝提取挥发油;其余甘草等五味与上述红参、生姜、桂枝三种药渣加水煎煮二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