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咽干口燥" 的结果

找到 125 条相关结果

西洋参石斛茶生津止渴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15 | 29 阅读

天气干燥再加上思虑多,操劳费心,很容易损耗心阴,津液一少,各种器官都会比较“干”,所以就会出现口干舌燥、咽干眼涩这一系列的“干”症。在秋季,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嗓子干燥,还有点发痒,容易口渴,喝了很多水也于事无补。原因大都是疲劳过度,耗费心血过多,加上秋季本来就天气干燥,才出现了这些咽干口渴的症状。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咽干、口渴的时候,都会泡一款滋阴润燥的好茶,喝一喝就相当于给久旱的身体下一场雨...

阅读全文
肺痈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16 | 24 阅读

寸口脉数而实者。肺痈也。其脉短而涩者。自痊。脉浮大者。难治。夫肺痈者。由寒热之气。内舍于肺。其气结聚之所成也。盖因调理失宜。劳伤血气。风寒得以乘之。寒生热。风亦生热。壅积不散。遂成肺痈。咳而脑漏。右胁隐痛。二脚肿满。咽干口燥。烦闷多渴。时出黄唾腥臭。状如糯米粥。难治。有热而呕者。不可治呕。脓尽而止。自愈。若呕吐脓黄色腥或带粉红色者。即肺痿也。大抵脉细而沉。里虚而变症矣。一论咳嗽。吐脓血。腥臭不可闻...

阅读全文
秋季要防6种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23 阅读

感冒秋季气候忽热忽凉,是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因此,要遵循“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的规律,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运动锻炼对增强体质、减少感冒也很有帮助。 胃病复发 每到秋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这是由于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所致。此外,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导致胃病的复发。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

阅读全文
养荣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养荣汤 名称: 养荣汤 别名: 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淳祜新添方》卷五)。 处方: 黄耆 当归 桂心 甘草(炙)橘皮 白术 人参各30克 白芍药90克 熟地黄 五味子 茯苓各X克 远志(去心,炒)15克 制法: 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 补气益血,养心安神治脾肺气虚,营血不足,倦怠无力,食少气短,惊悸健忘,夜寐不安,虚热自汗,咽干口燥,咳嗽痰...

阅读全文
立效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杨氏家藏方》卷二:立效丸 名称: 立效丸 处方: 豆豉120克(焙干)川乌头60克(生,去皮、脐、尖)白僵蚕(炒去丝、嘴)石膏(生)各30克 地龙(去土,炒)葱子(生)各15克 制法: 上药为细末,葱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头疼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葱、茶清送下,食后。 《普济方》卷二七二:立效丸 名称: 立效丸 处方: 蟾酥1钱...

阅读全文
漫话宋代诗词中的熟水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1 | 20 阅读

熟水是中国茶文化的衍生品,在两宋时期风靡一时。宋代著名的老年病学家陈直在养生学专著《寿亲养老新书·熟水》中说:“稻叶、谷叶、楮叶、橘叶、樟叶,皆可采。阴干,纸束悬之。用时火炙使香,汤沃幂其口。”当时的熟水品类繁多,饮材丰富,名称不一。宋代诗词吟咏和文献记载中所说的饮、汤、煎、水等,指的都是熟水这种知名度颇高的养生饮品。其与古代的礼仪文化结缘,迎宾用茶,送客用汤,成为当时约定俗成的待客方式。北宋词...

阅读全文
几种阴虚体质的中药调理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1 | 19 阅读

阴虚体质以养阴润燥的药物调理为佳。可以补阴的中药有:海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明党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五味子、龟板、鳖甲、燕窝、鸡子黄等。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些中药,制成药茶或药饮来改善一盛阴虚的症状。 年老阴亏、皮肤干燥、手足心热、面部供热、大便干燥者,可用生鸡蛋1枚,打碎调匀,用沸水冲开,待温后用蜂蜜调服。 如烦躁易怒、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可用菊花6克,枸杞子、决明子...

阅读全文
人参养肺丸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23 | 19 阅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人参养肺丸 名称: 人参养肺丸 处方: 黄耆(去芦,蜜涂,炙)人参各54克 白茯苓(去皮)瓜蒌根各180克 杏仁(去皮、尖,麸炒)72克 皂角子(炒)300个 半夏(洗,为末,姜汁作曲,炒)120克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肺胃俱伤,气逆于上,咳嗽气急,胸中烦悸,涕唾稠粘,或有鲜血;或气喘,不得安卧,体倦食少,咽干口燥;或...

阅读全文
莲子茯苓糕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19 阅读

中医认为,茯苓能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麦门冬能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主料:莲子肉100克,麦冬、茯苓各50克。 配料:白糖100克。 调料:桂花酱。 制作:将莲子肉、茯苓、麦冬研成粉,加白糖、桂花酱适量拌匀,以水和面,上笼蒸成糕。 养生...

阅读全文
四月养生药茶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6-04 | 17 阅读

中医认为,喝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清除睡意,还有助于散发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的生长。春天容易出现倦困,这时喝一杯清香的春茶,它的口感、清香都可以全面地刺激感官,使人提起神来。那么四月喝什么茶呢? 菊花茶 菊花具有养肝平肝、清肝明目的功效,特别适宜春季饮用。同时,还可排毒健身、驱邪降火、疏风清热、利咽消肿,对体内积存的有害化学或放射性物质有抵抗、排除的功效。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