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咀片" 的结果

找到 34 条相关结果

明代医家陈实功珍闻善举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05 | 25 阅读

中国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1555—1636),字毓仁,号若虚,江苏东海(今江苏南通)人。陈实功自幼精研外科医术,“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辄应手而愈”。中医史学泰斗李经纬评价说:“陈实功为我国外科学发展史上的著名医学家。从青年时代习外科学,肆力久而求益精,凡四十余年,学验俱丰,所著《外科正宗》一书,影响广泛而深远。陈氏的外科学术思想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国医大师朱良春赞其曰:“先生学识渊博,...

阅读全文
痘后余毒 补遗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09 | 16 阅读

疮痘·痘后余毒小儿痘疹余毒。轻则肌表津淫瘙痒。重则肢节壅肿作痛。若发热而大便闭结者。消毒饮发热而大便调和者。清热消毒散。大便调和而渴者。麦门冬饮肿痛发热而渴者。仙方活命饮。大凡根赤而作痒者。血虚也。四物汤加牡丹皮。色白而作痒者。气虚也。四君加当归、芍药色赤而作痛者。血热也。四物汤加连翘、金银花。色白而不 痛者。血气虚也。托里散不成脓或不腐。血气俱虚也。八珍汤。脓既溃而不敛。脾气虚也。六君子汤。按之...

阅读全文
翻胃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7 | 15 阅读

脉浮缓者生。沉涩者死。脉涩而小。血不足。脉大而弱。气不足。夫翻胃之症。其来也未有不由膈噎而始者。膈噎者喜怒不常。忧思劳役。惊恐无时。七情伤于脾胃郁而生痰。痰与气搏。升而不降。饮食不下。血气留于咽嗌。五噎结于胸膈者为五膈。法当顺气化痰。温脾养胃。如阳脉紧而涩者。为难治之症。夫翻胃即膈噎。膈噎即翻胃之渐大法有四。血虚气虚。有痰有热。血虚者。脉必数而无力。气虚者。脉必缓而无力。气血俱虚者。则口中多出沫。...

阅读全文
古代中医广告之“冲天招牌”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8 | 14 阅读

冲天招牌,一般竖立在店铺门前或店铺门面相对的街面中央,一般宽三尺,高不等,甚或高过于房,黑地金字,写着自己的经营内容和特色。清代佚名氏在《燕京杂记》中说的“招牌有高至三丈者”就是这种冲天招牌。清代朱彝尊在《日下旧闻·卷三十八》中也提到:“都城市肆初开,必盛张鼓乐,户结彩缯。贺者持果核堆盘,围以屏风祀神。正阳门东西街招牌,有高三丈余者,泥金杀粉,或以斑竹镶之,又或镂刻金牛、白羊、黑驴诸形象,以为标...

阅读全文
回生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9 | 13 阅读

《疑难急症简方》:回生散 名称: 回生散 处方: 皂矾(置新瓦上煅红,放地候冷)。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霎舌。 用法用量: 掺舌上。如口噤,须撬开牙关,擦舌上即醒。 《灵药秘方》卷上:回生散 名称: 回生散 处方: 番木鳖(净末)4两(用水泡透,去皮净,咀片,少用麻油,炒紧黄色,以透为度,研细),川山甲1两(麻油炒透),瓜儿血竭5钱(炙),乳香3钱(去油净...

阅读全文
解毒膏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12 阅读

《灵验良方汇编》卷二:解毒膏 名称: 解毒膏 处方: 细块矾红1斤,明净松香1斤。 制法: 上为极细末,麻油调稠。 功能主治: 杨梅结毒,腐烂作臭,诸药不效;及诸毒、顽臁。 用法用量: 先将疮用葱、艾、甘草等汤洗净,搽上此药,以软布条扎之至紧,毋令血行,3日1换。至效。 《外科十三方考》卷中:解毒膏 名称: 解毒膏 处方: 白芷1钱5分,白蔹1钱5分,白及1钱5分,...

阅读全文
饮片(咀片
方药 | admin | 2025-06-03 | 11 阅读

【饮片(咀片)】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片、丝、块、段等形式,便于煎汤饮服。...

阅读全文
固阵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27 | 11 阅读

《局方》牡蛎散:治诸虚不足,及大病后体虚,津液不固,常常自汗。黄 (蜜炙) 麻黄根 牡蛎( 淬醋中,各二钱半)水一钟半,加小麦百粒,煎八分,食远温服。牡蛎白术散:治漏风证,以饮酒中风,汗多,食则汗出如洗,久而不治,必成消渴。牡蛎( ,一钱) 白术(炒) 防风(各二钱)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温服。《宣明》白术散:治虚风多汗,食则汗出如洗,少气痿弱,不治必为消渴证。白术(二两) 防风(五两) 牡蛎( ,...

阅读全文
菊连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6 | 11 阅读

《一草亭》:菊连汤 名称: 菊连汤 处方: 防风1钱,荆芥穗5分,家白菊5分,蝉蜕5分,连翘6分,枯黄芩7分(炒),川黄连(酒炒)3分,栀仁(炒黑)6分,牛蒡子5分(炒,研),大当归(酒洗)8分,真川芎5分,白芍(酒炒)8分,怀地黄(生用)1钱。 制法: 上咀片。 功能主治: 妇人胎风眼。 用法用量: 用干姜1片.灯心1丸为引,水煎,热服。 ...

阅读全文
从清代《迎春图》说咀片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1 | 11 阅读

清代,四川绵竹(现四川省绵竹市)民间画师黄瑞鹄(1865—1938)历时两年之久,于光绪年间绘制完成《迎春图》。尺幅之间,浓缩再现了古代绵竹报春、迎春和打春的盛况,以及当时的药材交易等商业活动。画卷中460多个熙来攘往的人物栩栩如生,被誉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 其中一家店铺门前高高竖起一块招牌,上面写着“本号发卖川广道地药材咀片”。“咀片”亦称饮片,是指经过加工处理制成薄片、厚片、斜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