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鞠通" 的结果

找到 89 条相关结果

温热派倡导三焦辨证的吴鞠通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6 | 24 阅读

吴鞠通(1758-1836),名塘,江苏淮阴名医。十九岁时父亲病逝,慨然废举子业而专事学医,后因子病温误治而亡,又专注温病治法。他“进而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颇有心得。他认为吴又可《温疫论》虽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但细察其法,未免支离驳杂,唯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但其医案散见于杂症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遂以《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内容为主,上溯喻嘉言、吴又可、王安道、李东垣...

阅读全文
中医学术流派与地域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09 | 24 阅读

中医学数千年历史中呈现出一源多流的现象,奠基于四大经典中医学术主干,在后世发展分化为多个学术流派,使中医学术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对于如何理解流派的差异及争鸣,人们众说纷纭。其实,不同流派的产生往往有其根由,明了其根源,对于评价流派才能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角度。从历史上看,中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的气候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南方以岭南闽粤为代表,闽粤地跨热带,蒸发甚而腠理疏,既易受寒,又易受湿,故多用燥...

阅读全文
地域环境对中医流派的影响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5 | 23 阅读

由朱丹溪开始,江南名医辈出,他们可以说沿袭朱丹溪注重地域差异的角度,使中医学术面貌出现较大变化。 至江南医家崛起,他们在常年接触的大量病例中,积累了诸多与北方医家不一样的实践经验,也历经了二三百年之久的酝酿,始形成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温病辨证体系。 寒温分立,一直引来许多争论,但持平之论者,多能从地域角度进行讨论。 晋唐以前中国经济文化的重点在黄河流域一带,对疾病的医疗经验以北方为主。随着宋...

阅读全文
儒医的思想境界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8 | 21 阅读

中医从汉至清两千多年历史足迹中,儒医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中医的发展历史。儒医文化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其繁衍生息、长久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中华文明历数千载而不衰,与文化道统的传承和维系紧密相关。爱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即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以及通过系统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的因果关...

阅读全文
浙派中医的由来、构成与特色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按照浙江中医药学术流派统一称谓的命名原则,“浙派中医”之名既包容了浙江全域的学术流派,又在发音上朗朗上口,同时与浙江省内其他学科的流派相吻合。“浙派中医”有着丰富的学术内涵与鲜明特色,此称谓的发布,为浙派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浙派中医的由来 浙江中医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仅以人名、地域而言,就有丹溪学派、永嘉学派、绍派伤寒、钱塘医派等,若以学科划分则数量更众。如果能提炼一个既代表浙江中医...

阅读全文
龙砂医学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3 | 20 阅读

龙砂医学流派具有历史渊源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流派风格独特、学术特点突显、重视传承教育等特点。 近年来,在该流派学术思想和诊疗技艺指导下获得了良好临床疗效,传承推广应用工作成绩亦卓著,引起了学界较大关注。 龙砂医学流派概述 江阴襟带三吴,历史文化底蕴悠久,钟灵毓秀,人才荟萃。 宋末元初的江阴大学者陆文圭集两宋学术之大成,被学界推崇为“东南宗师”。 陆氏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等学,...

阅读全文
中医治疫 源远流长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9 | 20 阅读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和各地方出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强调中西医结合,提倡中医药及早介入,从而取得了显著疗效。人们不禁要问:中医治疫的道理何在?其治法的特点如何? 考文献,究历史 方能知源识流,经验宏富 回眸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部与疫病作斗争并积累宝贵经验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就对疫病的传染性、流行性和危害性等有了明...

阅读全文
普济消毒饮子--东垣老人的“济世良方”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20 阅读

东垣老人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gǎo)晚年的自号。 李杲,字明之,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世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因真定在汉初为东垣国,所以李杲晚年自号东垣老人。 既然是名家,肯定有绝招良方济世,那李杲的济世良方是什么呢?其中之一便是“普济消毒饮”。这方子有什么来历,就得从李杲这人说起。 李杲出生于豪门望族,家中资产颇丰,...

阅读全文
冬季“藏精”养生3要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19 阅读

古代医学文献中的“精”含义非常广泛,可以指先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人体的津液等。文中所说的“精”主要指先天之精,即“肾精”。 《灵枢·本神》曰:“生之来,谓之精。”《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这里的“精”指“肾精”,即“先天之精”。中医学认为“肾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是主生殖,肾中精气充沛发展到一定阶段,女孩、男孩就具备了生殖能力;二主生长发育,人体的生长、发育、衰...

阅读全文
吴鞠通干姜治暴病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30 | 18 阅读

相传,清代名医吴鞠通一天在路边见一村妇面色苍白、昏倒在地。吴鞠通上前问其夫,得知这村妇连日来泄泻,今晨突然昏厥。经切诊,村妇四肢厥冷如冰,脉微细欲绝。吴鞠通当时未带药针,急切之间,想起身上有—块佩姜,遂取下,嘱其夫急煎汤灌服。村妇服过药后,不到一灶香的工夫,竟眼开、肢温,已能支撑坐起,围观者无不叫绝。原来,吴鞠通身上的这块佩姜,是一大块老姜加工成的干姜。 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鲜根茎。每年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