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名医类案" 的结果

找到 33 条相关结果

芊手佩戒护红颜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24 阅读

戒指是一种装饰品,同时也是爱情的象征。但其实戒指不单有装饰的作用还具有养生的功效。我们的大拇指走的是肺经,肺主一身之气,很少看见有人将戒指戴在大拇指上,因为这样会阻滞人的气机;食指同大肠经息息相关,而大肠经同我们人类的某些本能联系紧密。从一则成语“食指大动”便能看出来,知道又有好吃的东西了,食指就会不老实。中指走的是心包经,我们看大街上的时髦男女,若是中指上带着戒指,十有八九是处于热恋中。因为这...

阅读全文
瑶医的特殊病因包括哪些?
瑶医 | admin | 2025-05-27 | 20 阅读

(一)痧气 痧气是瑶族地区一类常见病因,易感于夏秋季节。痧气包括两种,一种是有传染性的,另一种是非传染性的,传染性痧气指感受秽浊不正之气或暑浊之气,而非传染性痧气指感受的暑湿之气。 人体于夏秋二季感受传染性痧气以后常自觉身体酸累疼痛,或胸闷腹痛,或呕吐腹泻等,严重者还会有神志不清等临床表现。感触秽浊不正之气可致腹痛、吐泻,表现为先发吐泻后见腹痛;感受暑浊之气,则先发心腹绞痛而后见吐泻;心昏闷,痧...

阅读全文
淋病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07 | 18 阅读

1方 【药物】田螺肉7个,淡豆鼓10粒,连须葱头3个,车前草(鲜)3棵,食盐少许。 【制法】共捣成饼。 【用法】敷跻。用于淋病,小便点滴刺痛者。 【出处】《湖南中医单方验方》。 2方 【药物】地龙1条,蜗牛1个。 【制法】共捣烂。 【用法】敷跻上。用于热淋。 【出处】《湖南中医单方验方》。 3方(隔盐灸脐法) 【用法】以细盐填脐中,以艾炷或艾条灸之。用于淋病。 【出处】《四川中医》。 【备注】隔...

阅读全文
精通中医药的晚清大臣——翁同龢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18 阅读

翁同龢(1830-1904年),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晚清著名政治家、学者、书法家,咸丰六年殿试一甲一名,曾任户部侍郎、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等要职。翁同龢曾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皇帝“眷依尤重”。他为官清正,曾为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平反昭雪,轰动一时。在中日甲午战争、百日维新运动中,参襄军机政务,扮演了重要角色。翁同龢学识渊博,熟知典籍,贯通儒医,平生喜藏书,不乏海内孤本。在他丰...

阅读全文
车前草来历的传说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5 | 17 阅读

车前草是如此普通平常,在路边、在沟旁、在潮湿的地方,随处可见它们贴地而长。它的全草和种子都可以入药:车前草可以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车前子是车前草干燥成熟的种子,可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车前草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诗经》的《国风·周南·芣苢》里面就载有“采采芣苢...

阅读全文
浙派中医对中医发展的“十大贡献”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5 | 15 阅读

浙江地处东海之滨,华物天宝,人杰地灵。浙江中医源远流长,名医多,名著繁。浙派中医“四大医家”有:创滋阴学派的“金元四大家”之朱震亨,撰《针灸大成》、被今人誉为“针灸三圣”之一的杨继洲,温补学派代表人物、著述丰硕的医家张景岳,清代温病四大家之王士雄。浙派中医“十大名著”有:立一家之言,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的《格致余论》,立“阳非有余,真阴不足”论的《景岳全书》,倡“命火肾水”说的《医贯》,倡...

阅读全文
岐黄医家的名、字、号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3 | 14 阅读

中医历史名人亮如明烛,灿若星斗。他们的名、字、号,典雅含蓄、意邃义深、妙不可言。 医家的名、字、号,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滋润和影响,蕴含丰富的学识,或显示身份,或表述籍贯,或寄托情志,或言明传承,无不蕴含博大精深的文化和风格殊异的情趣。 人生下来就要取名,婴幼儿取乳名,名字本为名和字的合称。《礼记·檀弓》:“幼名,冠字。”古代人始生而有名,至二十成人,行冠礼加字,故合称“名字”,后来一般指人的姓名或...

阅读全文
目—脏腑精气所注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3 | 13 阅读

目,甲骨文写作mù,金文写作mù。《说文》:目,人眼也。《说文》中古文的“mù”(目)字,像极了一张人脸,弯弯的眉毛下面,是明亮的眼睛。从古至今,许多文人骚客歌咏过人的眼睛,如“明眸善睐”,如“眼波流传”,《诗经·卫风·硕人》里有“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的句子。 目,是人体的五窍之一(五窍指目、耳、鼻、舌、口),在人体器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经知道治疗眼疾的方法。长沙马...

阅读全文
赞中华中医药历史成就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5-22 | 13 阅读

李景华 中华悠悠五千年,生生不息延绵绵, 国医立基数千载,四大国粹有一篇, 伏羲九针神农药,岐黄问对天下传。 伊尹烹饪创汤液,六气致病医和谈, 周分医科为四种,上工下工考医官。 扁鹊言脉留后世,仓公诊籍第一篇, 韩康卖药无二价,仲景辩证精又专, 华佗发明麻醉术,董奉济厄杏林暖。 叔和脉经廿四种,葛洪炼丹罗浮烟, 甫谧甲乙定孔穴,弘景审药本草研。 雷公炮制有多种,元方诸病源候颁, 药王思邈医龙虎,王...

阅读全文
医案
医史 | admin | 2025-05-20 | 13 阅读

【医案】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汉代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包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职业、病理、辨证、治疗、预后等。后世医家有将自己所治疗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者。也有专门选取古今名家医案汇编成册者,如《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