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合病" 的结果

找到 268 条相关结果

啤酒花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7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啤酒花 实际拼音: Pí Jiǔ Huā 别名: 忽布、香蛇麻、野酒花 来源: 桑科葎草属植物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以未成熟的绿色果穗入药。8~9月间,果穗呈绿色而略带黄色时摘下,晒干,或烘干。(烘烤温度开始为28℃,6小时后升至45℃为止。一般16~24小时即可干燥。)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健胃消食,抗痨,安神利尿。用...

阅读全文
葛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6 阅读

《中国药典》:葛根 实际拼音: Gě Gēn 英文名: RADIX PUERARIAE 别名: 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

阅读全文
拔罐的适应症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28 | 23 阅读

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肺痈、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痞满、泄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证、痿证、眩晕、胁痛、郁证、水肿、淋证、癃闭、遗尿、遗精、阳痿、男性不育、阳强、风温、暑湿,秋燥。 2.外科疾病:红丝疔,丹毒,有头疽,疖病,乳痈,脱肛,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输尿管结石。 3.骨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

阅读全文
人参与贾瑞之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9 | 21 阅读

《红楼梦》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和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详细描写了贾瑞见王熙凤淫心辄起,行欲不成,反被王熙凤捉弄的整个过程。事后贾瑞依然欲火难耐,“他二十来岁人,尚未娶亲,迩来想着凤姐,未免有那指头告了消乏等事;更兼两回冻恼奔波,因此三五下里夹攻,不觉就得了一病。心内发膨胀,口中无滋味,脚下如绵,眼中似醋,黑夜作烧,白昼常倦,下溺连精,嗽痰带...

阅读全文
前列腺患者早春的起居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8 | 21 阅读

早春时节,天气情况反复无常,干燥和潮湿交替,非常适合病菌的生存和繁殖。前列腺疾病的防治自然成为春季值得关注的健康话题。特别是患有前列腺增生症的老年朋友们,尤其不要忽视了春季保健,更要比平时注重生活规律及衣食住行的科学合理。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士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到60岁时,超过50%的男性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到80岁时,这个比例高达83%。当出现前列腺增生时,男士...

阅读全文
辨证伤寒派倡六经定法的舒驰远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2 | 21 阅读

舒驰远,名诏,号慎斋学人,江西进贤人,活动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少好医方,但苦于难通其理,后获交喻嘉言的弟子罗子尚,得《尚论篇》,读后大有开悟,自此专以《伤寒论》为宗。主要著作有《伤寒集注》,另有《六经定法》《痢门挈纲》《女科要诀》《痘疹真诠》及短论若干,均附于《伤寒集注》之下。 舒氏竭力提倡六经辨证,强调《伤寒论》在各科临床上的普遍指导意义。他认为六经是学医的门经,不知六经不足以言医。他说:“《...

阅读全文
疳病小儿捏脊疗法
小儿捏脊 | admin | 2025-06-03 | 20 阅读

疳病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慢性病证。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饮食、大便异常为特征。本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各年龄组皆可发病。其起病缓慢,病程缠绵,发病不受季节、地区的限制。病程愈长,病情愈重,严重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前人列为小儿痧、症、惊、疳四大要证之一。目前发病率有所下降,特别是重症病例已明显减少,但轻症仍常见。重症后期还可...

阅读全文
体质的分类(二)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1 | 20 阅读

现代对体质的分类 《内经》之后,体质分类的文献散见于不同的医家论述之中。近年来,关于体质的分类研究文献也不少。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9年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和应用的文件。本标准的编写和颁布,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体现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为实施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阅读全文
牡蛎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7 | 20 阅读

《中国药典》:牡蛎 实际拼音: Mǔ Lì 英文名: CONCHA OSTREAE 别名: 左牡蛎、海蛎子壳、左壳 来源: 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 或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的贝壳。全年均可采收,去肉,洗净,晒干。 性状: 长牡蛎:呈...

阅读全文
中药方剂的变化规律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1 | 20 阅读

组织药方既有一定的原则性,又要有随证加减变化的灵活性,所谓“病有千变,方亦有千变”,但方剂的组成,又是极为严密的。同一方剂,如果有一味药的加减或者剂量有所变更,整个方剂的作用也就不同。如清热的黄连,配半夏则止呕,合木香则止痢,伍吴莱萸则治吞酸。又如黄芩,配猪胆汁能泻肝火,配桑皮能泻肺火,合白术则安胎,伍白芍能止痢。 方剂的变化形式,约有以下四种: 1.药味增减的变化 即指增减方中次要的药物,使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