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合剂" 的结果

找到 444 条相关结果

板蓝根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8 阅读

《中国药典》:板蓝根 实际拼音: Bǎn Lán Gēn 英文名: RADIX ISATIDIS 别名: 大蓝根、大青根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略膨大,可见...

阅读全文
葛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6 阅读

《中国药典》:葛根 实际拼音: Gě Gēn 英文名: RADIX PUERARIAE 别名: 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

阅读全文
药物贴敷技术的常见剂型
药物贴敷 | admin | 2025-05-22 | 22 阅读

1.膏剂 (1)软膏剂 将药物加入适宜基质中,制成容易涂布于皮肤、黏膜或创面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硬膏剂 黑膏药:以食用植物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热下与红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 白膏药:以食用植物油与宫粉为基质,油炸药料,去渣后与宫粉反应而成的一种铅硬秤。 松香膏药:用松香为基质制成的膏药。 橡胶硬膏:以橡胶为主要基质,与树脂、脂肪或类脂性物质(辅料)和药物混匀后,摊涂于布或其他裱褙材料上而制...

阅读全文
药用植物油松针锈病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学名 Pinus tabulae formis Carr.属松科常绿乔木。以油松的油树脂除去挥发油后留存的固体树脂,即松香入药。此外松节、松花粉、松针、松树皮等也都可入药。具有燥湿怯风、生肌止痛、活络等作用。分布在陕西、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症状 染病松针初生褪绿斑,长短不一,在斑段的正面现丘疹状褐色小点,排列成行,后转成暗褐色,且在褐色丘...

阅读全文
紫草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中国药典》:紫草 实际拼音: Zǐ Cǎo 英文名: RADIX ARNEBIAE/RADIX LITHOSPERMI 别名: 硬紫草、软紫草 来源: 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Johnst. 、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

阅读全文
岭南罗氏妇科立足岭南走向世界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6 | 22 阅读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百年,薪火传灯,枝繁叶茂。崇文尚德重教,继承与创新并重。 发展与传承脉络 岭南罗氏妇科起源于广东地区,发源于清末,创始人罗棣华早年是晚清儒生,先在家乡佛山南海西樵山行医,以儒通医,后参加北伐,退役后在广州设医馆,以医为业,擅长于温病与妇人病,有妇科验方留存。 第二代传承人罗元恺幼承庭训,博览群书,精研古籍,勤于临证,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传于后人。他早年既得家传,亦接受系统的中...

阅读全文
春喝蜂蜜防过敏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22 阅读

蜂蜜,由蜜蜂采集花蜜、花粉酿制而成,它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此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酶等营养物质,是天然的滋补佳品。蜂蜜内含单糖,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成分,促进心脏和血管的功能,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脏,有一定的抑制脂肪肝形成的作用。它还具有解酒、抗疲劳、抗肿瘤、调整内分泌、滋润肌肤、延缓衰老、增强体质等功能。相对于其他滋补品而言,蜂蜜可谓是物美价廉,深受老百姓的...

阅读全文
海藻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4 | 22 阅读

《中国药典》:海藻 实际拼音: Hái Zǎo 英文名: SARGASSUM 来源: 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 (Turn.) C. Ag. 或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Harv.) Setch. 的干燥藻体。前者习称“大叶海藻”,后者习称“小叶海藻”。夏、秋二季采捞,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状: 大叶海藻:皱缩卷曲...

阅读全文
生姜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中国药典》:生姜 实际拼音: Shēnɡ Jiānɡ 英文名: 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 别名: 姜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cm,厚1~3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

阅读全文
鹿茸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9 | 21 阅读

《中国药典》:鹿茸 实际拼音: Lù Rónɡ 英文名: CORNU CERVI PANTOTRICHUM 来源: 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性状: 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