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口腔粘膜" 的结果

找到 49 条相关结果

野百合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中药大辞典》:野百合 出处: 《植物名实图考》 实际拼音: Yě Bǎi Hé 别名: 佛指甲(《植物名实图考》),狸豆(《植物学大辞典》),狗铃草、蓝花野百合(《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山油麻、野芝麻、芝麻响铃铃(《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农吉利(《全展选编·肿瘤》)。 来源: 为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夏、秋季采集。 原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100厘米,被紧贴稍...

阅读全文
防已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6 | 20 阅读

《中华本草》:防已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1.李当之《药录》:防己,其茎如葛蔓延,其根外白内黄,如桔梗,内有黑纹如车辐解者良。2.《别录》:防己,生汉中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3.陶弘景:防己,今出宜都、建平,大而青白色,虚软者好,黑黯木强者不佳。 4.《唐本草》:防己,本出汉中着作车辐解,黄实而香;其青白、虚软者名木防己,都不任用,陶谓之佳者,盖未见汉中者尔。 5.《本草拾遗》:木...

阅读全文
川乌头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2 | 20 阅读

《中药大辞典》:川乌头 出处: 侯宁极《药谱》 实际拼音: Chuān Wū Tóu 别名: 川乌(《金匮要略》)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块根。夏至至小暑间挖出全株,除去地上部茎叶,然后将子根摘下,与母根分开,抖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 乌头(《本经》) 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侧根(子根)甚肥大,直径...

阅读全文
保健类药茶之清热泻火茶(三)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6 | 17 阅读

1、大芷茶。 原料:大黄1g、白芷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胃除积,消肿止痛。 用途:头而、背部疮疡肿毒;便秘;头热昏痛;眉棱骨痛;鼻渊。 2、大青叶茶。 原料:大青叶5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菌。 用途:热病烦渴;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黄疸; 口疮;痈疸肿毒;肺炎...

阅读全文
保健累药茶之清热泻火茶(九)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31 | 16 阅读

1、茅膝地茶。 原料:白茅根5g、牛膝3g、生地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白茅根、牛膝、生地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通经。 用途:血热经闭。 2、半支莲茶。 原料:半支莲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咽喉肿痛;湿疮。 3、半支甘茶。 原料:半支莲5g、甘草...

阅读全文
白及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8 | 1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及 实际拼音: Bái Jí 英文名: RHIZOMA BLETILLAE 别名: 白根、地螺丝、白鸡儿、白鸡娃、连及草、羊角七 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

阅读全文
薯莨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4 | 15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薯莨 实际拼音: Shǔ Lànɡ 别名: 山猪薯、山羊头、朱砂莲[湖南]、茹榔、金花果、红孩儿 来源: 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以块茎入药。四季可采,取较大的块茎,留存小者或部分繁殖,鲜用或晒干。 性味: 苦、微酸、涩,平。 功能主治: 活血补血,收敛固涩。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

阅读全文
儿童春天要防鼻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15 阅读

春天,虽然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但也乍暖还寒,天气变化莫测。所以,孩子的鼻子容易得病。儿童的鼻子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外界一有“风吹草动”,鼻内便会“百病丛生”。尤其是春季,气候变化多端,冷热无常,儿童的鼻病更为多发,特别是鼻出血、鼻过敏、鼻窦炎等,更是常见。 鼻出血 又称鼻衄,是一种非常多见的急性病症。它一般是由鼻腔局部疾病或全身疾病所引起,如鼻外伤、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高血压、血液病、凝血功能障...

阅读全文
蟾酥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1 | 15 阅读

《中国药典》:蟾酥 实际拼音: Chán Sū 英文名: VENENUM BUFONIS 别名: 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酥 来源: 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性状: ...

阅读全文
更年期女性最易染上牙病
女性保健 | admin | 2025-06-05 | 14 阅读

更年期妇女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还容易发生口腔粘膜疾病,如口腔粘膜干燥、复发性粘膜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等。另外,更年期妇女的内分泌存在障碍,也容易引起口腔粘膜感觉异常。 牙齿是生长在上下颌骨中的,牙齿周围的骨骼称为牙槽骨。女性更年期前后,随着骨骼中钙质的丢失,牙槽骨出现疏松和萎缩。其结果就是牙齿周围骨质萎缩,其表面的牙龈也出现退缩,牙根逐渐暴露出来。牙齿遇到冷热酸甜就会感到疼痛。暴露的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