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口吐酸水" 的结果

找到 32 条相关结果

沉香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5 | 17 阅读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沉香丸 名称: 沉香丸 处方: 沉香(锉)肉苁蓉(酒浸,切,焙)黄耆(锉)瞿麦穗 磁石(火煅、酣淬三至七遍)滑石各30克 制法: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膏淋。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 《袖珍》卷三:沉香丸 名称: 沉香丸 处方: 沉香5钱,朱砂5钱,木香5钱。 制法: 上药甘草膏子为丸,朱...

阅读全文
返魂丹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30 | 17 阅读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返魂丹 名称: 返魂丹 处方: 生玳瑁15克 朱砂"克 雄黄15克 白芥子15克 制法: 上药同研如面,酒煎安息香30克为膏,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主卒中风不语,精神闷绝,及中恶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每服以童便送下5丸,不拘时候。 《本草纲目》卷十四引《集简方》:返魂丹 名称: 返魂丹 处方: 零陵香草(去根,以盐酒浸半月,炒干)1两,...

阅读全文
果部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6-08 | 16 阅读

 李 「气味」果实:苦、酸、微温、无毒。核仁:苦、平、无毒。根白皮(树皮刮去外层皱皮后炙黄入药):大寒、无「主治」果实:肝病人宜食。核仁:利小肠,下水气,消浮肿。根白皮:煮汁服,止消渴,治赤白痢及赤白带;煎水含漱,治齿痛。  杏 「释名」甜梅。「气味」(核仁)甘、苦、温、冷、利,有小毒。「主治」1、咳嗽寒热。用杏仁半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

阅读全文
半夏拨刀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9 | 15 阅读

《圣济总录》卷一九○:半夏拨刀 名称: 半夏拨刀 别名: 半夏饪 处方: 大麦面4两,半夏(汤洗去滑,尽炒)半两(为末),桂(去粗皮)1钱(为末)。 功能主治: 妇人痃癖,血气,口吐酸水。 用法用量: 半夏饪(《普济方》卷三二五)。 《圣济总录》卷一九○:半夏拨刀 名称: 半夏拨刀 处方: 半夏(以汤洗7遍后以生姜汁半盏煮半夏,令汁尽再炒干)1两,人参半两。 功...

阅读全文
吴茱萸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2 | 15 阅读

《中国药典》:吴茱萸 实际拼音: Wú Zhū Yú 英文名: FRUCTUS EVODIAE 别名: 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Huang 或疏毛吴茱萸Evo...

阅读全文
白术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3 | 14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散 名称: 白术散 处方: 山药、桔梗、茯苓(去皮)、甘草、白芷、陈皮(去白)、青皮(去白)、香附子,各三两。白术四两,干姜(炮)二两。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气脉不和,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冒涉风湿,憎寒发热,骨节疼痛;或中暑呕吐眩晕;及大病后将理失宜,食复、劳复,病证如初。 又治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

阅读全文
《济阴纲目》产后门(下) 浮肿
济阴纲目 | admin | 2025-06-10 | 13 阅读

郭稽中曰:产后四肢浮肿者,败血乘虚停积,循经流入四肢,留淫日深,却还不得,腐坏如水,故令面黄,四肢浮肿,医人不识,便作水气治之,投以甘逐大戟等药,以导其水,夫产后必虚,又以药虚之,是谓重虚,往往多致夭枉,但服小调经散,血行肿消则愈。 陈无择曰:产后浮肿多端,有自怀妊肿至产后不退者,亦有产后失于将理,外感寒暑风湿,内则喜怒忧惊,血与气搏,留滞经络,气分血分,不可不辨,要当随所因脉证治之,小调经散治血...

阅读全文
《傅青主女科》女科下卷 产后 产后四肢浮肿第七十三
傅青主女科 | admin | 2025-05-29 | 13 阅读

产后四肢浮肿,寒热往来,气喘咳嗽,胸隔不利,口吐酸水,两胁疼痛,人皆曰败血流於经络,渗於四肢,以致气逆也,谁知是肝肾两虚,阴不得出之阳乎!夫产后之妇,气血大亏,自然肾水不足,肾火沸腾;然水不足则不能养肝,而肝木大燥,木中乏津,木燥火发,肾火有党,子母两焚,火焰直冲,而上克肺金,金受火刑,力难制肝,而咳嗽喘满之病生焉;肝火既旺而下克脾土,土受木刑,力难制水,而四肢浮肿之病出焉。然而肝木之火旺,乃假象...

阅读全文
带下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1 | 12 阅读

妇人带下。六极之病。脉浮则为肠鸣腹满。紧则为腹中痛。数则为阴中痒。痛则生疮。弦则阴户掣痛。带下脉浮。恶寒漏下者。不治。妇女下白而不甚稠者。曰白淫。与男子白浊同也。系出于相火。如龙雷之扰而不澄清故耳。属于足少阴太阳。治当清补为主。其下赤白稠粘者。谓之带下。属于心胞手厥阴少阳。即若男子自遗之精。甚至如砂石之淋。原乎心胞。系于脊。络于带脉。通于任脉。下抵涌泉。上至泥丸。王叔和云。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多...

阅读全文
葛花解酲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1 | 12 阅读

《脾胃论》卷下:葛花解酲汤 名称: 葛花解酲汤 别名: 葛花解酒汤((普济方》卷一六四引《医方大成》)、解酲汤(《脉因证治》卷下)。 处方: 莲花青皮(去瓤)0.9克 木香1.5克 橘皮(去白)人参(去芦)猪苓(去黑皮)白茯苓各4.5克 神曲(炒黄)泽泻 干生姜 白术各6克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各15克 制法: 上药为极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 分消酒湿,温中健脾。治嗜酒中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