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表药" 的结果

找到 18 条相关结果

热无犯热
治则治法 | admin | 2025-05-29 | 18 阅读

【热无犯热】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意思是如果没有寒证,那幺在炎热的夏天,不要随便使用热药,以免伤津化燥,发生变证。但如果是表寒证,须用属于热药一类的辛温发表药,就不在此例。不过夏日用辛温发表,对于方药须有选择,剂量必须斟酌。...

阅读全文
土家医的发表药
土医 | admin | 2025-05-21 | 16 阅读

发表药,又叫解表药。即以赶风赶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该类药物辣散轻扬,行肌表,有促进肌体发汗,使表塞表热之邪由汗出而解的作用;部分药物还兼有利拔退肿、止咳、止痛、消疫等作用。 云实 来源:为儿科植物云实的神子。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皮,晒干。 主要用名:牛王刺。 性味特征:辣、苦,温。有小毒。 主要功效:发散风赛,消肿止痛。 主要应用:(1)感冒,喉咙痛、牙痛,云实15g至30g,...

阅读全文
后下
方药 | admin | 2025-05-13 | 15 阅读

【后下】为了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某些药需要后下(即迟一些投入煎煮)。例如钩藤久煎会失去药力,须待药快要煎好时投入,两三沸即使药汤离火。发表药的薄荷,久煎即失去药气,也要后下。泻下药的大黄。先用少量水浸,等药汤将煎好时投入,煎几沸即可。...

阅读全文
引经报使
方药 | admin | 2025-05-21 | 14 阅读

【引经报使】指某些药物能带引其它药物到达病变部位的作用,好象向导一样,所以叫做引经报使。一种是引向经脉,如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为引;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白芷为引;少阳经病,用柴胡为引;太阴经病,用苍朮为引;少阴经病,用独活为引;厥阴经病,用细辛、川芎、青皮为引。这种引经的说法是不可靠的,因为药性不是每一种病都适合的。例如少阴病四肢寒冷,手足屈曲而睡,精神衰乏,脉沉须用附子、干姜、甘草等回阳救...

阅读全文
杂病•外感•斑疹(附赤、白游风)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8 | 13 阅读

斑疹属火有二因,斑属三焦无根之火,疹属心火,其上侵于肺则一也。外因初起,头疼身大热。口知味者,忌大汗下,宜解肌微汗,有自吐泻者即愈。内因头或微疼,但手心热,脾胃虚者,宜大补以降其火;体壮者,宜清肺以化其痰。斑势掀发如锦纹;有色痕而无头粒,重者红如锦绣成片,多发在胸腹。伤寒误温、误下,心火所主。杂病全是风热挟痰,手少阳相火自里发外,治宜安里药多,发表药少。外感者,败毒散加紫草,或升麻葛根汤加玄参。咽...

阅读全文
藿香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5-31 | 12 阅读

藿香入药叶多功, 洁古东垣用颇同。 佳种自生边海外, 奇香半出佛经中。 安胎不使酸频吐, 正气须知暑可攻。 噙漱口中能洗净, 免教恶秽气犹冲。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按:藿香味辛微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出海边国,今岭南多有之。《南州异物志》云:藿香出海边国,形如都梁,叶似水苏,可着衣服中,用充香草。佛经当中多有记载,如楞严之兜娄婆香,法华之多摩罗跋香,金光明之钵怛罗香,涅槃之迦算香,皆藿...

阅读全文
煎服中药有讲究
中药煎服 | admin | 2025-05-28 | 12 阅读

中药的不同服法,既是病情的需要,又对疗效起重要作用,因此应当引起特别注意。 首先,服用中药汤剂有温度的要求。中医将外感风寒、寒邪犯胃引起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归入寒证,就要热服药汁,在煎药时需用旺火,煎沸8分钟左右,趁热服下,达到驱赶风寒、健脾温中的目的。而用寒凉药治热证,如肺炎、支气管炎、风热感冒等疾病出现的口干、舌红、便秘等,宜凉服或冷服。对于一般的汤剂,如滋补类中药,温服即可。 其次,...

阅读全文
煎药法
方药 | admin | 2025-06-03 | 11 阅读

【煎药法】把药物加水煎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内服。煎药有一定的方法:发表药、理气药多用它的气,应用此较强烈的武火急煎(煎的时间较短)。补益药多取它的味,应用此较小的文火慢煎(煎的时问长些)。煎药时加水量多少,须依据药物的性质,处方药味的多少及病人年龄大小等而决定。此外,还有“先煎”、“后下”、“包煎”等法,各详本条。...

阅读全文
中药的用量与炮制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31 | 11 阅读

处方中药物的用量及炮制,既直接影响着疗效,又涉及用药的安全可靠。这里主要谈在实践运用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关于用量 中药多为天然药材,其用量较大,有效量的安全阈也较宽。但也不是绝对的,有些剧毒药物如乌头、巴豆之类稍稍过量,就易发生中毒事故。总的来说,加大用量,并不和提高疗效成正比,如何权衡中药之用量,可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 严格控制剧毒药用量 如川乌头,有效量为3克~6克,煎服如超过10克,就易发生...

阅读全文
伤寒·出汗良法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08 | 11 阅读

一严冬伤寒。不得汗出。宜姜葱各半斤。煎汤一斛。倾大盆中。用小板一块。横加盆上令患人坐卧其上蒸之。外以席被围定。露其口鼻。外可进发汗药。一病患用大指捏住中指中节。紧捏莫放。十指俱屈。合掌夹在两大腿中。紧紧坐住。待良久汗自出。一用发表药不出汗。将苏叶煎汤。以器盛之。置于被内两膝下熏之。又法。用姜渣绵裹。周身擦之。汗即出。一伤寒连日不出汗。昏睡不省。身热语乱。此汗不得出也。用滚水一大茶壶。布包。放病患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