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双蛾" 的结果

找到 53 条相关结果

稀涎散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15 | 25 阅读

《儒门事亲》卷十二:稀涎散 名称: 稀涎散 处方: 猪牙皂角(不蛀者,去皮、弦)30克(炙用)绿矾 藜芦各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涌吐顽痰。治膈实中满,痰厥失音,牙关紧闭,如丧神守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或3~6克,用浆水调下。牙关不开者,斡开牙关灌之。 《重订严氏济生方》:稀涎散 名称: 稀涎散 处方: 半夏14枚(生,切片)猪牙皂角1条(...

阅读全文
除瘟化毒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02 | 19 阅读

《揣摩有得集》:除瘟化毒散 名称: 除瘟化毒散 处方: 葛粉3钱,酒芩1钱半,生地1钱半,土茯苓5钱,贝母1钱半(去心),射干1钱半,连翘1钱,归尾1钱半,降香1钱,赤芍1钱,人中黄1钱,牛子1钱,莲子心1钱,生草1钱,霜桑叶1钱。 功能主治: 一切咽喉肿痛,不论有蛾无蛾。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时疫白喉捷要》:除瘟化毒散 名称: 除瘟化毒散 别名: 除瘟化毒汤 ...

阅读全文
八角莲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0 | 17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八角莲 实际拼音: Bā Jiǎo Lián 别名: 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 来源: 为小檗科八角莲属植物八角莲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Podophyllum pleiantha Hance]或八角金盘D. versipellis (Hance) M. ...

阅读全文
雄黄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7 | 17 阅读

《中国药典》:雄黄 实际拼音: Xiónɡ Huánɡ 英文名: REALGAR 别名: 明雄黄、黄金石、石黄 来源: 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采挖后,除去杂质。或由低品位矿石浮选生产的精矿粉。 性状: 本品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淡橘红色,晶面有金刚石样光泽。质脆,易碎,断面具树脂样光泽。微有特异的臭气,...

阅读全文
广东土牛膝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8 | 16 阅读

《中药大辞典》:广东土牛膝 出处: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实际拼音: Guǎnɡ Dōnɡ Tǔ Niú Xī 别名: 斑骨相思、土牛膝、多须公、六月霜(《生草药性备要》),白须公(《本草求原》),牛舌大黄、小罗伞(《岭南采药录》),六月雪(《陆川本草》),大麻(《广西中草药》),飞机草、石辣、白花姜(《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 为菊科植物华泽兰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泥土...

阅读全文
喉痹、乳蛾 眼疾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3 | 15 阅读

初生杂症论·喉痹、乳蛾   一论小儿喉痹,会厌两傍肿者为双乳蛾,易治;一傍肿者为童乳蛾,难治;乳蛾差小者为喉痹;热积于咽喉且麻且痒,肿绕于外,名缠喉风;喉痹暴发暴死者,名走马喉风。后方苏厄汤 主方。桔梗(二钱) 山豆根(一钱) 牛蒡子(一钱) 荆芥穗(八分) 玄参(八分) 升麻(三分)防风(八分) 生甘草(一钱) 竹叶(五片)水煎频服。外用硼砂一味。噙化咽下。降痰消肿。碧雪散 治咽喉肿痛。水浆不下...

阅读全文
壮医诊断之望诊
壮医 | admin | 2025-05-19 | 14 阅读

望诊,即通过肉眼观察而诊断疾病,民间壮医十分重视望诊,因人体有谷道、水道、气道直接与自然界相通,龙路、火路网络沟通内外上下,故通过观察外部变化即可测知内部病变。壮医望诊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望目(目诊)、望舌(舌诊)、望甲(甲诊)等已自成体系。 1.望神 壮医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方面的活动,厉“巧坞”的功能,赖“嘘”(气)、“勒”(血)、精等物质以养。“巧坞”(大脑)在上属天,位高而权重,为人体...

阅读全文
生查子·俱戏用药名|春闺 夏闺 秋闺 冬闺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24 | 13 阅读

生查子·春闺 俱戏用药名  [清]宋琬明日杏初红,新来黄白瘦。栀子几时回,验取丁香扣。 兔丝蔓已长,枳壳花开又。结哽画双蛾,青黛眉儿皱。   生查子·夏闺[清]宋琬二月算当归,于今将半夏。谁与醉菖蒲,芍药吹残也。 啼鸟宿纱窗,清泪珍珠泻。红豆尽抛残,笑把林禽打。   生查子·秋闺[清]宋琬凉夜正悬参,贪看牵牛卧。欲睡复防风,故纸窗棂破。 晓起郁金堂,篆里沈香盉[hé]。纤手泛茱萸,满地黄金涴[wò...

阅读全文
白毛夏枯草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5 | 13 阅读

《中药大辞典》:白毛夏枯草 出处: 《纲目拾遗》 实际拼音: Bái Máo Xià Kū Cǎo 别名: 金疮小草(《本草拾遗》),雪里青、土犀角(《纲目拾遗》),见血青、白头翁、筋骨草、石灰菜、紫背金盘、破血丹(《植物名实图考》),退血草、散血草(《分类草药性》,伏地筋骨草(《江苏植物名录》),白夏枯草(《苏州本产药材》),散血丹、白毛串、白喉草、四季春草、大叶刀焮草(《福建...

阅读全文
杂病•内伤类•咽喉(附失音、骨鲠)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12 | 13 阅读

     种种咽喉总是火,     咽喉,气之呼吸,食之出入,乃人身之门户也。一十八种,虽后世强名,亦不可不知,一、左单蛾风。二、右单蛾风,形圆如小箸头大,生于咽喉关上可治,生于关下不见者难治。三、双蛾风,两个生于喉间关下,难治。四、蝉舌风,舌下再生二舌。五、牙蜞风,牙龈肿毒成疮。六、木舌风,舌肿大如煮熟猪舌,不能转动。七、舌黄风,舌上肿痛黄色。八、鱼口风,口如鱼吸水,不治。九、寒喉风,喉痹聚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