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千金翼方" 的结果

找到 230 条相关结果

晋唐宋代火疗趋于成熟
火疗文化 | admin | 2025-05-27 | 32 阅读

  从两晋至唐宋,是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灸法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火疗专著是三国时期曹翕(曹操之子)所撰写的《曹氏灸方》,共有七卷,惜已佚。晋隋时期医学家陈延之,是提倡火疗的先驱之一,所撰《小品方》是我国古代一本重要方书。他指出“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为师解经者,针灸随手而行;非师所解文者,但依图说文则可矣;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遂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方。”表明火疗简便有效,易于...

阅读全文
药王孙思邈(古代中医开创者■三十六名医谱之十)
名医大作 | admin | 2025-05-13 | 24 阅读

[主内容] 孙思邈开创中国医药学史上二十四项成果先河的药王  药王——孙思邈(54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晚年隐居于故里五台山(药王山)专心立著,唐代医药学家、道士、“真人”。 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中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特别是论述医德思想、倡导建立妇科、儿科、针灸穴位等都是前人未有。   其著世界上第一部...

阅读全文
白马蹄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2 阅读

《刘涓子鬼遗方》卷二:白马蹄散 名称: 白马蹄散 别名: 马蹄散(《千金翼方》卷二十)。 处方: 白马蹄(烧令烟尽) 制法: 上捣筛。 功能主治: 打伤,腹中瘀血;妇人血疾。 用法用量: 温酒服3克,日三夜一。 《鬼遗》卷二:白马蹄散 名称: 白马蹄散 别名: 马蹄散 处方: 白马蹄。 制法: 烧令烟尽,治下筛。 功能主治: 避鬼气恶毒,蛊疰不祥,破...

阅读全文
紫草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中国药典》:紫草 实际拼音: Zǐ Cǎo 英文名: RADIX ARNEBIAE/RADIX LITHOSPERMI 别名: 硬紫草、软紫草 来源: 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Johnst. 、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

阅读全文
《金匮要略》版本简说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5 | 22 阅读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刊行《金匮要略》凡两次。第一次刊行于治平三年(1066年),为大字本,见北宋治平三年国子监牒文:“治平三年三月十九日进呈,奉圣旨镂板施行(下为名录从略)”此牒文附于北宋绍圣三年牒文后。 第二次刊行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为小字本,见于绍圣三年国子监牒文,其中部分内容为:“朝旨开雕小字《圣惠方》等共五部出卖,并每节镇各十部,余州各五部。本处出卖今有《千金翼方》《金匮要略方》...

阅读全文
药粥的应用范围
中医药粥 | admin | 2025-05-08 | 21 阅读

药粥的应用,较为广泛,简要的说,既可以防治疾病,又可用作病后调理。具体的应用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药粥预防疾病 以药粥预防疾病,古人早有实践,用法颇多,效果理想,例如,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中就载有用米皮糠煮粥,预防脚气病复发,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胡萝卜粥,可以用来预防高血压;《泉州本草》中有用荔枝粥预防口臭:《食物疗法》一书介绍,常吃玉米粉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近来还有用薏苡仁煮...

阅读全文
赤石脂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9 | 20 阅读

《中国药典》:赤石脂 实际拼音: Chì Shí Zhī 英文名: HALLOYSITUM RUBRUM 来源: 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含水硅酸铝 [Al4(Si4O10)(OH)8.4H2O]。采挖后,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粉红色、红色至紫红色,或有红白相间的花纹。质软,易碎,断面有的具蜡样光泽。吸水性强。具黏土气,味...

阅读全文
隔商陆饼灸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06 | 20 阅读

【概述】 隔商陆饼灸,隔物灸法之一。首载于唐·《千金翼方》,治疗九漏,“ 生商陆捻作饼子,如钱大,厚三分,贴漏上,以艾灸之。饼干热则易之,可灸三四炷艾。”同时代的医著《外台秘要》也记载:“瘰疬、喉痹攻痛,生商陆根捣作饼,置疬上,以艾炷于上灸三四壮,良。”各蓖麻仁一样,生商陆根也可用于敷贴。《本草纲目》指出:“方家治肿满、小便不利者,以赤根捣烂,入麝香三分,贴于脐心,以帛束之,得小便利即肿消。” ...

阅读全文
经络穴位图的传承印迹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3 | 19 阅读

《环中图》中的十二经脉图(之一),引自《中国针灸史图鉴》 元代滑寿《十四经发挥》中的经脉图(之一),引自《十四经发挥》 临床经典读本版。 针灸学中的经络循行、腧穴定位和人体的体表形态、内脏定位等密切相关。准确表示出腧穴体表定位、腧穴与经络关系、经络循行规律,实现经络、腧穴内涵的可视化,十分关键。对此,古代医家发明了各种针灸图谱,以便增强直观印象,加强针灸教学培训和临床操作的准确性。针灸图...

阅读全文
灸法简介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15 | 19 阅读

我国灸法种类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两大类。一、艾灸法艾灸法,它是以艾叶制成艾绒作为灸材的一种施灸方法。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临床上应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本法。艾灸法分艾炷灸和艾条灸。艾炷灸又有着肤灸(直接灸)、隔物灸(间接灸)之分;艾条灸则有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及按压灸、隔物悬灸等不同种类,其治疗作用各有特点。由于“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名医别录》),作为施灸材料,有通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