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十宣穴" 的结果

找到 19 条相关结果

中风三棱针疗法
三棱针 | admin | 2025-05-29 | 25 阅读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语言不利、口角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证。因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之风善行数变特性相似而名中风,又因发病突然亦称“卒中”。古代文献又有称“厥证”、“偏枯"等名称者。 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归属中医的“中风”范畴。主要将本病划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高血压、动脉硬化...

阅读全文
头痛刮痧疗法
百病刮痧 | admin | 2025-05-27 | 17 阅读

刮痧疗法同针炎疗法一样,起源于远古时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刮痧治病,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施术于皮肤、经络、穴位和病变部位,把阻滞在人体内的病理代谢产物通过皮肤排泄出来,使病变的器官、组织及细胞得到氧气的补充而被活化,从而预防疾病及促进机体康复。 刮痧疗法是指应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金属针具、瓷匙、古钱、玉...

阅读全文
十宣穴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5-17 | 17 阅读

十宣穴】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个穴。常用于中风、中暑出现昏迷时的急救。...

阅读全文
经络穴位养生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0 | 15 阅读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意指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理论的,它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不可分的整体。它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 经络穴位养生法是运用针刺、...

阅读全文
红斑性肢痛飞针疗法
飞针 | admin | 2025-05-03 | 15 阅读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末梢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特征为肢端皮肤红、肿、痛、热,多发生于双足,环境温度升高可诱发病变,且灼痛加剧。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多见于青壮年。 本病属于中医学“血痹”、“热痹”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寒湿之邪侵袭,郁久化热,或湿热之邪侵袭,流窜肌肤及关节,导致淤血凝滞,使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出现肢端皮肤发热、潮红、肿胀及疼痛等症。 红斑性肢痛飞针疗法一 刺激部...

阅读全文
上肢奇穴
针刺 | admin | 2025-06-03 | 12 阅读

——《针灸学》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上肢奇穴(1) 肩前 Jiānqián[定位] 在肩部,正坐垂臂,当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解剖] 在三角肌中,穴区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皮神经和胸肩峰动脉分布。[主治] 肩臂痛、臂不能举。[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2) 肘尖 Zhóujiān[定位] 在肘后部,屈肘当尺骨鹰嘴的尖端。[解剖] 穴区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肘关...

阅读全文
三棱针的针剌速度
三棱针 | admin | 2025-05-23 | 11 阅读

(1)缓刺法 先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拇食中三指持三棱针,对准穴位或静脉努起处,徐徐刺0.5-1分深,然后将针缓缓退出,使伤口流出少量血液,此时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待血色由黑变赤,可将橡皮止血带解开,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一般隔2-3天1次,出血量较多的可间隔1-2周1次。缓刺法适用于浅表静脉放...

阅读全文
雷诺综合征飞针疗法
飞针 | admin | 2025-05-16 | 11 阅读

雷诺综合征系由寒冷或情绪因素诱发的一种以双手皮肤发作性苍白、发组和潮红为特征的病理生理改变。此病由指动脉的发作性痉挛所引起,多见于青年女性,好发于双手和手指,但也可涉及双足和足趾。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良性、特发性和不伴有任何有关疾病的发作性指动脉痉挛称为雷诺病;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发作性指动脉痉挛称为雷诺现象。临床上较常见的是雷诺现象,而雷诺综合征较少见。 本病属于中医学”手足厥冷”和...

阅读全文
飞针技术的处方原则
飞针 | admin | 2025-05-13 | 11 阅读

飞针技术的疗效不仅依赖于飞针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而且受到处方中腧穴、刺激线选择的直接影响,所以只有正确地辨证处方,科学合理地进行穴线配伍,才能达到取穴少、痛苦小、疗效高的针刺治疗目的。鉴于飞针技术的特点,其常用的处方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穴线区相结合,线重于穴:飞针技术处方中可以根据病变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刺激部位,腧穴、刺激线或刺激区,可以单取其中的一种,也可以相互配伍。对于不同的针具来讲...

阅读全文
飞针技术下肢部常用腧穴
飞针 | admin | 2025-05-12 | 11 阅读

1)腘窝静脉:常用于三棱针点刺放血。主治:腰扭伤,腹痛,急性吐泻,丹毒等。 2)气端:足十趾尖端部,与手十宣穴相对应。主治:高热神昏,惊风抽擂,足部厥逆等。 3)十二井穴:由隐白、大敦、厉兑、足窍阴、至阴、涌泉共同组成。主治:高热神昏,厥逆,惊搐等。 4)内踝尖:内踝突起处。主治:霍乱,转筋,牙痛,小儿不语等。 5)外踝尖:外踝突起处。主治:踝关节肿痛,足趾拘急,脚气,牙痛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