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十二经筋" 的结果

找到 35 条相关结果

穴位按摩简单寻穴法
针灸常识 | admin | 2025-05-28 | 21 阅读

现在书刊、报纸上介绍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中医经络穴位保健法,但要真正做起来,许多朋友都会觉得不知从何入手。最大的困难,还是怕找不准穴位。 中医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七百多个传统穴位。非专业人士很难记住如此多的穴位,更别说找准位置了。 穴位都找不到,又何谈保健呢?其实找穴位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困难,因为穴位好比我们身体的报警器,如果我们生病了,经络、脏腑出现了...

阅读全文
拍打按摩的养生作用
推拿基础 | admin | 2025-05-11 | 19 阅读

拍打养生是以手指、掌、拳等手法通过对体表相关部位、经络和穴位的刺激,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从而达到以强身祛病为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其中其轻者为“拍”,重者为“打”。其养生作用有以下几点: 1.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拍打养生法主要沿经络循行路线拍打,通过拍打刺激激活了经络之气,气血运行于经络之中,从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机体阴阳、虚实,达到祛病防病的作用。 2.滑利关节,提高运动能力 在...

阅读全文
学习中医要诀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5-27 | 18 阅读

学习中医基础要诀 中医文化数千载,继承发扬称国粹; 中华儿女树信心,师徒互尊译古文; 简便廉验土单方,广大群众最欣赏; 望闻问切是基本,表里虚实辨病因; 切脉握准寸关尺,弦浮沉细论归经; 左须分清心肝肾,右必理清肺脾命; 六淫七情内外因,卫气营血三焦通; 十二经脉六经病,冲任督脉诊妇情。 中药常识要诀 药煎三遍度适中,开水凉水论药性; 君臣佐使掌分寸,四气五味各有因; 十八反来十九畏,牢记心间别乱...

阅读全文
湖南孙氏正骨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6-03 | 16 阅读

孙氏正骨术诞生于清代晚期,是湖南省新邵县(古属梅山地区)龙山脚下的孙氏家族将家传的武伤医术与古老神秘的梅山医学中的接骨术、中医骨伤学及道教医学相结合而创立的独具特色的,通过手法整复、外固定、药物、练功等治疗骨折、脱臼、闪挫扭伤、筋骨疼痛等骨伤的综合性医术,201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孙氏正骨术具有浓厚的梅山文化、龙山药王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阅读全文
《医宗金鉴》中的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 | admin | 2025-05-26 | 16 阅读

一、手法总论(原文) 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

阅读全文
经络的组成和作用
针刺 | admin | 2025-05-18 | 15 阅读

——《针灸学》第一章 经络总论•(一)经络的组成和作用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许多孙络、浮络等组成。(表10-1)(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经的总称。由于它们隶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结合脏腑、阴阳、手足三个方面而定的...

阅读全文
十二经筋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5-16 | 15 阅读

经筋的分布,一般都有在浅部,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经筋的分布,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循行走向不尽相同。其具体分布如下: 1、足太阳经筋:起于足小趾,向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在下者沿外踝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腨外),上向腘内则,与腘部另支合并上行结于臀部,向上挟脊到达项部;分支入结入舌根;直行者...

阅读全文
十二经筋(节要)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14 | 15 阅读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侠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斜上出于頄。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阅读全文
《中医正常人体解剖学》杂议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30 | 14 阅读

《中医正常人体解剖学》(学苑出版社出版),是以中医理念阐释人体解剖知识的一本新书。长期以来,人们对“庖丁解牛”典故的理解多是从社会学意义出发的,如果把它与人类的解剖学发展史联系起来研究的话,授予庖丁“解剖学之父”的称号当是不过分的。 在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人体解剖的是《黄帝内经》,曰:“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

阅读全文
与头部有关的十二经筋
头针 | admin | 2025-05-19 | 14 阅读

经筋是经络系统在肢体外周的连属部分,与十二经脉相应,也有十二条。 相当于肢体的肌键、肌肉、筋膜。 十二经筋有6条分布于头部。 (1)足太阳:结于枕骨,上行头顶,下抵前额。 (2)足少阳:上抵额角,会合于头顶。 (3)足少阴: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相会。 (4)手太阳:上行额,结于头角。 (5)手少阳:上行额,结于头角。 (6)手阳明:上行左额角,络头部,下达右侧额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