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十二皮部" 的结果

找到 36 条相关结果

穴位按摩简单寻穴法
针灸常识 | admin | 2025-05-28 | 21 阅读

现在书刊、报纸上介绍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中医经络穴位保健法,但要真正做起来,许多朋友都会觉得不知从何入手。最大的困难,还是怕找不准穴位。 中医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七百多个传统穴位。非专业人士很难记住如此多的穴位,更别说找准位置了。 穴位都找不到,又何谈保健呢?其实找穴位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困难,因为穴位好比我们身体的报警器,如果我们生病了,经络、脏腑出现了...

阅读全文
拍打按摩的养生作用
推拿基础 | admin | 2025-05-11 | 19 阅读

拍打养生是以手指、掌、拳等手法通过对体表相关部位、经络和穴位的刺激,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从而达到以强身祛病为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其中其轻者为“拍”,重者为“打”。其养生作用有以下几点: 1.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拍打养生法主要沿经络循行路线拍打,通过拍打刺激激活了经络之气,气血运行于经络之中,从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机体阴阳、虚实,达到祛病防病的作用。 2.滑利关节,提高运动能力 在...

阅读全文
十二皮部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5-29 | 17 阅读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规律: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将皮肤病划分为十二个区域。 十二皮部的作用:由于二十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抵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阅读全文
刮痧技术的基本原理
刮痧文化 | admin | 2025-05-12 | 16 阅读

一、中医理论原理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各个部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内外相通,表里相应,彼此协调,相互为用,互为制约的整体。因此,当内脏出现疾病,在体表特别是在脊柱两侧会出现病理性反应点(又称阳性反应点,即痧象),也就是十二皮部的地方,它是内在脏腑通向体表出入的枢纽。刺激机体的某个部位或某穴位的皮部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相应的全身反应。人体脏腑功能失调...

阅读全文
十二皮部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5-27 | 15 阅读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即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为依据而划分的。故《素问·皮部论》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考,诸经皆然。 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阅读全文
飞针技术的基本原理
飞针 | admin | 2025-05-26 | 15 阅读

飞针技术属于针灸技术的一类,其治病原理基本上与传统针灸相同。结合针灸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我们从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原理两个方面来阐释飞针技术的作用机制。 中医理论原理 经络理论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共同组成的,经脉除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大组成部分以外,还包括隶属于十二正经的皮部、经筋、经别等;络脉繁多,大小长短不尽相同,大的主要有十五络脉,小的则遍布全身,由浮络、孙络等组成,这...

阅读全文
经络的组成和作用
针刺 | admin | 2025-05-18 | 15 阅读

——《针灸学》第一章 经络总论•(一)经络的组成和作用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许多孙络、浮络等组成。(表10-1)(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经的总称。由于它们隶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结合脏腑、阴阳、手足三个方面而定的...

阅读全文
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刮痧基础 | admin | 2025-05-12 | 15 阅读

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 一、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

阅读全文
《中医正常人体解剖学》杂议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30 | 14 阅读

《中医正常人体解剖学》(学苑出版社出版),是以中医理念阐释人体解剖知识的一本新书。长期以来,人们对“庖丁解牛”典故的理解多是从社会学意义出发的,如果把它与人类的解剖学发展史联系起来研究的话,授予庖丁“解剖学之父”的称号当是不过分的。 在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人体解剖的是《黄帝内经》,曰:“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

阅读全文
针灸治疗失眠经验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22 | 14 阅读

失眠是指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轻者难以入寐,或睡中易醒,时寐时醒,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焦虑、恐惧或抑郁等情绪障碍。针灸为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 善取任督调和阴阳 失眠主要病因为阴阳失调,阳盛阴虚,阳不交阴而至失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而任督二脉同起胞宫,一源三歧,循行于一前一后。一主动一主静,一阴一阳。督脉从长强挟脊上项,散布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