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十二刺" 的结果

找到 31 条相关结果

扬刺
针灸疗法 | admin | 2025-05-30 | 17 阅读

【扬刺】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范围较大和病位较浅的寒气。刺法是在患病局部中央刺一针,四周再浅刺四针(《灵枢.官针篇》)。...

阅读全文
直针刺
针灸疗法 | admin | 2025-05-09 | 17 阅读

【直针刺】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病位较浅的寒气。刺法是提起皮肤,刺入皮下,不用深刺(《灵枢.官针篇》)。...

阅读全文
短刺
针灸疗法 | admin | 2025-06-05 | 15 阅读

【短刺】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骨痹”。刺法是稍摇动地将针刺入,深达骨部,并进行提插手法(《灵枢.官针篇》)。...

阅读全文
偶刺
针灸疗法 | admin | 2025-05-28 | 15 阅读

【偶刺】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心痹(心胸痛)。方法是在疼痛的前胸和后背相对应的部位用手按住,前后各斜刺一针。但要注意防止直刺和深刺,以免伤及内脏(《灵枢.官针篇》)。...

阅读全文
输刺
针灸疗法 | admin | 2025-05-31 | 14 阅读

【输刺】九刺法的一种。指刺四肢部的井、荥、俞、经、合等穴位和背部的脏俞穴(《灵枢.官针篇》)。十二刺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气盛而有热的病症。其方法是将针直入直出地进行深刺,取穴宜少(《灵枢.官针篇》)。五刺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骨痹,刺法是将针直入直出,深入至骨。这是应用于治疗肾病的一种古代针法(见《灵枢.官针篇》)。...

阅读全文
中国古代针法特色历史演变
针灸文化 | admin | 2025-05-04 | 14 阅读

石器时期、青铜时期 历史背景 在石器时代,砭石针为主要的针灸工具,如《山海经》记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其中金代郭璞注解“箴石”为可用于治疗痈肿的砭石针,《说文解字》亦云:“砭,以石刺病也。”《素问·血气形志篇》亦曰:“病生于肉,治疗之以针石。”1963年出土于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一枚砭石被认为最早的医用砭石,随后多地均出土了各式各样的砭石。除了砭石外,尚有骨针、草...

阅读全文
浮刺
针灸疗法 | admin | 2025-06-02 | 13 阅读

【浮刺】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寒性的肌肉痉挛。刺法是从患处的侧旁进行浅刺(《灵枢.官针篇》)。...

阅读全文
针灸直指·刺法论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18 | 13 阅读

黄帝问曰:『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愿闻刺法。』 歧伯曰:『神移失守,虽在其体,然不致死,或有邪干,故令夭寿。只如厥阴失守,天已虚,人气肝虚,感天重虚,即魂游于上①。邪干厥阴大气,身温犹可刺之②,刺足少阳之所过③。咒曰:「太上元君,郁郁青龙,常居其左,制之三魂。」诵三遍,次呼三魂名:「爽灵、胎光、幽精。」诵三遍,次想青龙于穴下,刺之可徐徐出针,亲令人按气于口中,腹中鸣者可...

阅读全文
套针疗法简介
针灸常识 | admin | 2025-05-15 | 13 阅读

套针疗法是运用一次性皮下套管针灸针(简称套针),通过皮下浅刺治疗以疼痛性疾病为主的一种新针刺方法。 套针疗法的理论基础 套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疗法和现代腕踝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源于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这个传统就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官针篇》介绍了五刺、九刺、十二刺,其中就有浮刺(傍入而浮之,以治筋急而寒者也)、毛刺(刺浮痹于皮肤也)、直针刺(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而浅也)等浅刺皮肤的方...

阅读全文
赞刺
针灸疗法 | admin | 2025-05-09 | 13 阅读

【赞刺】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痈肿。刺法是在患处将针直入直出,反复多次地浅刺,使患部出血(《灵枢.官针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