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医话" 的结果

找到 98 条相关结果

许叔夏黄芪消肿传奇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8 | 23 阅读

清代法医学家许叔夏曾为官江苏,他精通医理,《冷庐医话》载有其重用黄芪消肿胀的案例,堪为神奇。 那年夏秋间,许叔夏的幕僚有一王姓亲戚从外地前来省亲,突然患了水肿病,自头至足肿胀异常,伴气喘声嘶,大小便不通,病势危急。许叔夏往诊,见患者遍体浮肿,面色萎黄,遂断为虚证,令患者用生黄芪四两,糯米一酒盅,煎成一大碗,以小匙频频呷服。服了半碗,气喘稍平。待服完整碗,不多时小便即通,陆续尿量达三大盆,全身浮肿大...

阅读全文
背痈差点要了宋江的命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3 | 22 阅读

《水浒传》是一部经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酝酿、积累而最终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成功刻画了林冲、李逵、鲁智深、宋江、武松等梁山好汉鲜明的形象。从中医的视角看,书中记述的还有许多疾病值得探讨,如宋江患背痈这一细节。 宋江患“背痈”险丧命 在《水浒传》“托塔天王梦中显圣”一回中,宋江用兵攻打北京,不得破城。宋江好生忧闷,当夜帐中伏枕而卧,梦见晁盖,说他“有百日血光之灾,则除江南地灵星可治” ,醒来却是...

阅读全文
学中医必须读书论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6 | 21 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天下名士游”,是古人对治学之道的高度总结。读书与实践,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大法门。历代医家在繁忙的诊务之余,笔耕不辍,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医学名著。这些文献既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亦是历代中医药学术经验的积淀和理论的升华。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术、根基深厚的中医药理论体系,蕴藏于历代医药典籍之中。博览群书,精研覃思,从中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和学术精华,是造就自身良...

阅读全文
才子王勃与中医的故事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6-01 | 20 阅读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王勃自幼聪慧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巻以纠正其误。王勃早年就博学多才,但他与中医的渊源却鲜为人知。 拜明医为师 躬耕岐黄 王勃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他平时留心医药,博览医药方书,立志要做一名医生。一日,王勃得...

阅读全文
一味佐药费思量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4 | 20 阅读

浙江名医金子久(1870~1921年)“声振南北”,活人无算。曾治一位慢性泄泻病人,用补土益火之剂本属正治,然而总不见效。后患者求治于杭州名医莫尚古先生,服三剂而愈。金子久索取其方观摩,内有肉苁蓉、麻仁等滑润之品,乃反佐之道,叹曰:“莫先生我不及也。”后遇此等病症,仿莫氏法亦获良效。此案证明,善于运用佐药,当是配伍用药一大学问。 关于组方之君臣佐使,《内经》称“主病之谓君”——治病的主要药物为君...

阅读全文
用药如用兵 兵贵精而不在多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8 | 20 阅读

张宗昌为山东督军时,带领杂凑起来的数十万队伍,称霸一方。张氏骄横昏庸,人称“三不将军”——不知有多少兵,不知有多少枪,不知有多少小老婆。某年夏月,因事路过宁波,适值天气酷热,暑湿内陷,张宗昌头脑昏重,神疲乏力,时有低热,遂延范文甫诊视。持脉察舌后,即挥笔书清震汤一方(升麻、苍术、荷叶3味)。张接阅后,嫌范氏案语简短,药味太少,颇为不悦,出言不逊。范闻后毫不畏惧,直言讥笑之:“用药如用兵,将在谋而...

阅读全文
医生闻诊 巧辨新郎病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08 | 19 阅读

据清代的《冷庐医话》记载,安徽太平县有一位医生叫崔默庵,看病十分神验。 当时一个男青年新婚不久,突然周身发出许多丘疹、水疱,遍身肿胀,头大如斗。许多医生用药治疗无效。后请崔医生诊治。崔医生到病家诊脉,一时也找不出病因。因为远道而来,腹中甚感饥饿,他就在病人新房内床榻前进餐,边吃边观察病人的神态。这时,只觉得新房中有一股浓烈的油漆味冲鼻而来,崔医生环顾四周,只见卧室内的桌、柜、橱、箱都是新漆过的。...

阅读全文
房事养生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19 阅读

古人云:“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就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从而悟出“合男女必有则”的“交接之道”,顺之者延年益寿,逆之者早衰早夭。元?李鹏飞《三元延寿参赞书》云:“欲不可绝,欲不可早,欲不可纵,欲不可强。”堪称中医房事养生之准则。 1.欲不可绝 性欲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求,性行为是人类正常的生理行为,所谓情欲性事,人皆有之。禁欲则违背了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会引起许...

阅读全文
临风对月评医案 一片山花落笔床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31 | 18 阅读

医案是名医经验库,张山雷曾说:“读医案何快如之!绝胜随侍名医、相与晤对,俨如病人在侧、謦咳亲闻。”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早在1988年就曾编著《医案助读》,为追忆式的医话性医案。写医案题目宜小,开掘宜深,观点宜鲜明清新,以问题为驱动,强调其理论意义,要有情节和现场感。 《黄煌经方医话》之《临床篇》收录医案125篇。每则医案独立成篇,篇名直白明晰,如以疾病命名的“硬脊膜外血肿后遗症案”,以处方命名...

阅读全文
吴门医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30 | 18 阅读

吴门医派是中医学一个重要学术流派,起源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鼎盛于清代,是吴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在国内久负盛名,世称“吴中医学甲天下”。吴门医派借以“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特征,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影响广泛。纵观中医学发展史,学术流派层出不穷,但很少有流派像吴门医派这样,对社会和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吴医的历史源流 (1)吴医的区域范围 吴,最早为古国名,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