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医智宝." 的结果

找到 90 条相关结果

“甘受刑著芳名”的侠女严蕊与“永康学派”群首唐仲友“喜”对药谜结友 ... ...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6-07 | 29 阅读

南宋中叶大名鼎鼎的女词人严蕊,原姓周、字幼芳。她出身低微,小习乐礼诗书,后沦为台州营妓、也称官妓 ,属于歌妓。在南宋淳熙九年即1182年,被台州知府唐仲友1(1136-1188年,字与政,号悦斋)落籍黄岩。 据载,绝色佳丽幼芳琴棋书画无有不善;歌舞管弦无所不通;古今故事无不博晓。善能诗词,多出新句,众皆推服。行事最有意气,待人常是真心。故四方闻名,不远千里慕名相访者众。 而著有《六经解》《帝王经世...

阅读全文
与疾病相关的成语典故●决𤴯溃痈(决疣溃痈)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28 | 22 阅读

成语“决𤴯溃痈”本义为疮痈溃破。比喻腐败或损伤严重至极,或事情的症结得到解决。𤴯[疒丸]:同“肒”,皆读[huàn],手搔皮肉成疮;痈:脓疮,即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决:决口;溃:溃破。典出《庄子·内篇·大宗师》:“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继老子(约公元前571年...

阅读全文
与人体部位器官相关的成语典故●披肝沥胆(沥胆披肝)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27 | 22 阅读

  成语披肝沥胆,本指剖露出肝脏,破滴下胆汁;比喻坦诚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竭尽忠诚。典出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由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年—?] ,字子长)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为我国“三史”、“前四史”...

阅读全文
成语典故·同病相怜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28 | 20 阅读

成语“同病相怜”原指有同样疾病的人彼此有怜悯之心,后比喻有同样不幸的遭遇者相互同情。典出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四·阖闾内传·元年》 :“问子胥曰:‘何见而信喜?’子胥曰:‘吾之怨与喜同。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这个讲的是春秋末年吴楚争霸之战前的事儿。楚平王(?—公元前516年),芈[mǐ]姓,熊氏,初名弃疾,即王位后改名居。楚共王之子,楚康王、楚灵王之弟。他是个出名的昏君,能被谗...

阅读全文
国医大师丁樱:河南中医儿科拓路人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11 | 20 阅读

国医大师丁樱:河南中医儿科拓路人 丁樱: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院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院长。1951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74年进入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99年临危受命重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历时15载带领该科室发展壮大为全国第一个中医儿科医院,并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的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丁樱是河南中医界有...

阅读全文
代陈均辅赠马则贤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6-07 | 19 阅读

代陈均辅赠马则贤南宋·黄枢江南星渚山水奇,马家桂子昌于医。此心契天雄杰者,满轩种杏仁间驰。身虽如蝉蜕浊世,活人远志传孙枝。偶同瓜葛花屏下,梅兄樊弟相追随。嗟予蜂房病溽暑,热烘脑子逾蒸炊。难甘遂委庸医手,苍黄连月累卵危。有损无益智者哂,因陈治法宜如斯。言非草草果起死,功当归子夫何疑。况又时当半夏月,雨馀凉气浮轻絺。悬壶索寞乏琼报,木瓜愧诵前人诗。苏耽橘红井泉碧,威灵仙术终相期。阴功百世固未艾,芝田兰...

阅读全文
见于“二十四史”的《宋书》《南齐书》中与疾病相关的成语典故●决痈溃疽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6-06 | 19 阅读

成语“决痈溃疽”意思是决口了的脓肿和破溃的毒疮。因在医学上,这类疮疡肿毒一旦溃破冒脓出来,不是病情加重,而是反而易于下手治疗,意味着没有先前那么红热肿痛而难受、凶险,要不了多久会逐渐治愈。由此引申腐败、损伤严重到极致的程度,也比喻事情的症结得到解决。语出《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三十四•沈攸之》:“况乃举兵内侮,逞肆奸回,斯实恶熟罪成之辰,决痈溃疽之日。” 这是时为朝中丞相,把持朝政,但还没废掉南朝...

阅读全文
国医大师张静生:良术济世治痿证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16 | 19 阅读

张静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曾任辽宁省中医研究院副院长、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他积极探索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提出用“补脾益肾法”,同时研发出“复方黄杞颗粒”,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提出“补气血祛痰瘀”治疗冠心病,并研制“冠心康”,使患者大受裨益。 每周二和周四上午,走进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间诊室,都会看到一位老人在聚精会神地为患者进行诊治,望闻问切,一丝不苟。从早上7时...

阅读全文
含有两个药名的四字中药成语典故●蚌病成珠(蚌病生珠)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19 | 18 阅读

蚌病成珠,这个成语原指蚌蛤生病了后反而才会慢慢体内形成长出珍珠;后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典出《淮南子·说林训》:“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 《淮南子》其书,本名《鸿烈》(东汉末年的高诱做注时,序言 “‘鸿’,广大;‘烈’,光明。以为大明道之言也。”),是由文学家、思想家、道学家的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因此后称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该书...

阅读全文
艾灸的操作方法和术中不良反应及其相应处理措施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16 | 18 阅读

1.操作方法 1.1 基本操作顺序 (1)体位选择 常用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 (2)施灸顺序 施灸的顺序,临床上常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施灸壮数先少后多,施灸艾灶先小后大。 (3)施灸手法 施灸手法有补有泻,需根据辨证而定,虚者宜补,实者宜泻。   1.2 常见操作方法 1.2.1 温和灸 (1)操作步骤 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