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医学大师" 的结果

找到 7 条相关结果

叶天士妙用南瓜蒂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6-03 | 22 阅读

清代江南名医叶天士不仅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而且是一位对内、外、妇、儿及五官等科无所不精、贡献巨大的医学大师。他天资敏悟,谦恭好学,医德高尚,医术高超,时人誉为“半仙”,从他妙用南瓜蒂的案例也可窥见一斑。 那年秋天,叶天士带弟子到大盘山区出诊,在弯曲僻静的山道上,遇到一女子。这女子脸色苍白,眼睛无神,柴担放在一旁,双手捧着凸起的小肚子,斜躺在地,轻轻地呻吟着。叶天士上前询问,得知她家在山下,怀孕已有...

阅读全文
程门立雪与丹溪学艺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7 | 18 阅读

“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见于《宋史·杨时传》,讲的是北宋文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7岁即能写诗,8岁就能作赋,15岁时攻读经史,24岁时登上进士榜,曾在许多地方讲学,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读经,著作讲学。 在一个隆冬时节,已经40多岁的杨时与好友游酢(zuò)一起赴洛阳,向渴慕已久的理学大家程颐求教,凑巧程颐在屋中打盹儿。其实,程颐并非真睡,而是闭目养神。这时候,外面突然...

阅读全文
独具特色的回医药
回医 | admin | 2025-05-23 | 13 阅读

回回药方 陈氏回医十技法之吹鼻法 陈氏回医十技法之挑法 蕨麻-鹅绒委陵菜 回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精华,是阿拉伯医学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烙印,其渗透于回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古老而又新兴的民族医学,展现着巨大的生命力,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文化渊源,使其在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为回汉各族群众繁衍昌盛和身心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悠久历史 ...

阅读全文
新安医学奠基人汪机(古代中医开创者■三十六名医谱之二十三) ... ... ... ... ...
名医大作 | admin | 2025-05-17 | 12 阅读

[主内容] 提出固本培元学说之汪机新安医学奠基人  新安医学奠基人——明代汪机(公元1463-1539年),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安徽省祁门县城内朴墅人。医学著述《伤寒选录》、《医学原理》、《运气易览》、《续素问钞》、《针灸问对》、《脉决刊误集》、《推求师意》、《外科理例》、《痘治理辩》、《本草会编》、《医读》、《内经补注》、《石山医案》共13部,其中影响较大者首推最后一书,尤其是《营卫论》一篇提...

阅读全文
妇科圣手傅山(古代中医开创者■三十六名医谱之三十二)
名医大作 | admin | 2025-05-09 | 12 阅读

[主内容] 傅青主清代有“医圣”之名的医学大师    妇科圣手——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 临床基础理论著作《外经微言》分别从不同角度阐发《内经》理论。 综合性临床著作以“证”为纲的《辩证录》、“方”为纲的《大小诸症方...

阅读全文
舌诊时脉诊的冲击(一)
诊断基础 | admin | 2025-05-11 | 10 阅读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舌诊对脉诊形成了二次冲击,这二次冲击,是随着二次舌诊的发展高潮而来的。第一次冲击是从《金镜录》的出现开始的,《金镜录》抛弃中医的传统诊法,即脉诊,专以舌诊辨证,虽然可以说是一种创举,但是由于它本身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方法上的不足,以及舌与苔的配合与临床实践不符的缺点,因此冲击的力量不大,脉诊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做为第一部舌诊专著《金镜录》和第...

阅读全文
《温热论》序
温热论 | admin | 2025-05-21 | 9 阅读

清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有多种刊本。 叶天士叶天士(1667-174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