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刺激线" 的结果

找到 50 条相关结果

飞针技术胸腹部刺激区
飞针 | admin | 2025-05-28 | 22 阅读

1)胸部刺激区:上至锁骨下缘,下至两乳连线,左右分别以胸侧2线为界的区域,适合于丛针飞针刺激,主治: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患。 2)上腹部刺激区:上至剑突下横线,下至跻横线,左右分别以上腹侧2线为界的区域,适合于丛针飞针刺激,主治:消化系统疾患。 3)下腹部刺激区:上至跻横线,下至耻骨联合上缘横线,左右分别以上腹侧2线为界的区域,适合于丛针飞针刺激,主治: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疾患及腹痛、泄泻、便...

阅读全文
神经性皮炎磁圆梅针疗法
磁圆梅针 | admin | 2025-05-23 | 19 阅读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皮肤病,患部皮肤以苔鲜样变和阵发性剧痒为特征。常与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忧郁或神经衰弱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障碍、生活环境突然改变以及衣领的摩擦,日照、多汗、饮酒或其他物理性刺激均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本病虽名曰瘤,其实并非藓菌引起,属祖国医学的“牛皮藓”、"顽藓”范畴,好发于颈部,故又名“摄领疮” 。 叩刺部位:皮炎局部,足厥阴肝经(图1)、足太阴脾经膝以下循行线(图...

阅读全文
飞针技术的针前准备
飞针 | admin | 2025-05-28 | 17 阅读

针具的检查与消毒 飞针技术操作之前必须对选择使用的针具进行认真检查。毫针、圆利针主要检查针尖是否有钩曲,针身是否有锈斑或折痕。丛针除了检查这些方面之外,还要注意检查其丝线缠绕是否牢固,针尖是否平齐。检查三棱针主要观察针尖是否有钩曲或缺损,检查镵针则观察刃是否锋利,针尖是否有卷曲或缺损。 经检查合格的针具应进行消毒,毫针也可选用一次性针具。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高压蒸汽消毒法和酒精浸泡消毒法,前者可...

阅读全文
飞针技术臂部刺激线
飞针 | admin | 2025-04-30 | 16 阅读

1)手阳明线:自肘横纹桡侧尽端曲池穴沿桡骨侧至腕部阳溪穴之间的连线,属手阳明大肠经前臂段。主治:热病,前头、口、鼻、齿、咽喉等部位病症。 2)手少阳线:自肘尖沿手臂背侧中线至腕背横纹阳池穴之间的连线,属手少阳三焦经前臂段。主治:热病,侧头、耳、目、胁肋等部位病症。 3)手太阳线:自肘尖外小海穴沿尺骨侧至腕侧横纹阳谷穴之间的连线,属手太阳小肠经前臂段。主治:热病,后头、耳、目、肩脾、咽喉等部位...

阅读全文
壮医学的点穴疗法
壮医 | admin | 2025-05-24 | 15 阅读

壮医点穴疗法是医者用手指在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和刺激线上施行点压、掐、拍和扣等手法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施法时可配合药酒,边搽边点穴或与木针、竹针点压相结合。点压的穴位依病情而定,点压的强度以穴位出现酸、麻、胀、重感为宜。该法具有调整阴阳,疏通龙路火路,调和“嘘”、“勒”,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扶正祛毒等作用。主要用于陈旧性内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落枕等病症。...

阅读全文
飞针技术下腹部刺激线
飞针 | admin | 2025-05-23 | 15 阅读

1)下腹中线:自肪中神阙穴向下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穴之间的连线,上接上腹中线,属任脉下腹部段。主治:少腹部胀痛,腹泻,痢疾,便秘,疝痛,小便淋沥,癃闭,月经不调,阳痿,早泄等。 2)下腹侧1线:下腹中线旁开2寸的平行线,上接天枢穴,下至腹股沟气冲穴,属足阳明胃经下腹部段。主治:少腹部胀痛,腹泻,痢疾,便秘,茄痛,小便淋沥,癃闭,月经不调,阳痿,早泄等。 3)下腹侧2线:下腹中线旁开4寸的平行线...

阅读全文
肠易激综合征飞针疗法
飞针 | admin | 2025-05-09 | 15 阅读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是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综合征。本病临床十分常见,又称为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黏液性结肠炎等。据估计,在有消化系症状的患者中,肠易激综合征约占50%-70%,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的“腹痛”、“便秘”与“郁证”范畴。 病位在...

阅读全文
飞针技术的剌法
飞针 | admin | 2025-05-07 | 15 阅读

飞针技术所选针具虽然现在都较为常用,但由于其在针刺法方面的特色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与这些针具的一般针刺法又有所不同。飞针刺法以轻、快、挑、准、稳为基本特点,但由于使用的针具和刺激部位的不同,又各有所侧重。 待针姿势 无论哪种针具,均以拇指与食指紧握针体中下段,中指突出以指腹抵住针体下端,仅露出针尖或针锋,以起到固定针体和决定针刺深度的作用。 刺法 毫针、圆利针、丛针可用于腧穴、刺激线或刺激区,...

阅读全文
飞针技术额区刺激线
飞针 | admin | 2025-05-26 | 14 阅读

1)额中线:自前发际神庭穴至“眉心”即印堂穴之间的连线,与督脉额部段重叠,主治:精神、神经系统疾患,头痛,头晕,鼻病。 2)额旁1线:自前发际曲差穴直下至眉棱骨之间的连线,主治:精神、神经系统及心肺疾病,头痛,头晕,目疾。 3)额旁2线:自前发际头临泣穴至“眉中”之间的连线,主治:精神、神经系统及脾胃、肝胆疾病,头痛,头晕,目疾。 4)额旁3线:自前发际本神穴至“眉尾”即丝竹空穴之间的连线,...

阅读全文
点穴按摩减肥法
中医减肥 | admin | 2025-05-23 | 14 阅读

①点法 点法的手势有三种:一是掌指关节微屈,食指用指背侧按,拇指抵于中指末节,小指、无名指握紧,重点时常用。二是食、中指并齐微屈,拇指抵于中、食指末节,小指、无名指握紧,轻点或中点时常用。三是五指微屈并捏起,拇指尖和小指尖靠近呈梅花状。 操作时要求医者的气力,通过上臂、前臂、手腕,直达指端,将指端与患者皮肤呈60一90度角,迅速叩点选定的穴位或刺激线,并利用手腕及前臂的弹力,将指端极迅速地做弹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