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刺果甘草" 的结果

找到 5 条相关结果

刺果甘草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1 | 12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果甘草 实际拼音: Cì Guǒ Gān Cǎo 别名: 胡苍耳、马狼秆、马狼柴、狗甘草 来源: 豆科甘草属植物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以根及果实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冬成熟后采,均晒干。 性味: 甘、辛,温。 功能主治: 果序:催乳。用于乳汁缺少。 根:杀虫。外用治阴道滴虫病。 用法用量: 果序2~3...

阅读全文
甘草的鉴别方法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6-01 | 10 阅读

甘草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能。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疡等病症,并缓解诸药毒性和烈性。 来源 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干燥根茎和根。 产地与分布 主产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以内蒙古伊盟的杭锦旗一带、巴盟及甘肃、宁...

阅读全文
甘草真伪识别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5-12 | 10 阅读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为常用的中药。甘草性平、味甘,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生用能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和食物中毒;炙用可治疗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唐、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等症,在中药调剂配方中,差不多每方中都有甘草这味药。市场上有以同属豆科植物刺果甘草冒充正品甘草出售,在使用时应注意鉴别真伪。 真品甘草 外...

阅读全文
奶椎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1 | 10 阅读

《中药大辞典》:奶椎 出处: 《河南中草药手册》 实际拼音: Nǎi Zhuī 来源: 为豆科植物刺果甘草的果实。秋冬果熟后采集,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基部木质化,有条棱,全体被鳞片状黄色腺体。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13,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2~5厘米,宽0.5~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总状花序腋生;花紧密,长8~10毫米;萼钟状,5裂;花冠蝶形,蓝色。荚果卵形...

阅读全文
刺果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8 | 7 阅读

功能主治 果序:催乳。用于乳汁缺少。 根:杀虫。外用治阴道滴虫病。 用法用量 果序2~3钱;根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