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利气" 的结果

找到 389 条相关结果

附子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3 | 24 阅读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附子丸 名称: 附子丸 处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矾石(熬令汁枯)蓖麻子仁(研)松脂(研)各30克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60克 染胭脂15克 制法: 上七味,捣研为末,熔黄蜡和拈如枣核大。 功能主治: 治耳聋,出脓疼痛;耵聍塞耳。 用法用量: 针穿一孔子令透,塞耳中,日换一次。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附子丸 名称...

阅读全文
“药食两用”之品也要遵守医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4 | 22 阅读

社会从原始走向文明,人的认识从粗浅走向成熟。在长期的生活历练中,人们逐渐分清了食物与药物的区别,用来治病的称为“药物”,用作饮食的称为“食物”,而其中部分既能治病、又能作饮食之用的称作“药食两用”之品。 从“上品药”到药食两用 “药食两用”之品在《神农本草经》中归于上品药。所谓上品,是指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比如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又如阿胶,补血滋阴、...

阅读全文
杨博良:秉承马派各科特色 本于效用择善而从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1 | 22 阅读

杨博良(1880—1952),大名尔厚,常州市武进县(今为武进区)横山桥镇西崦村人。他是孟河医派第三代传人,马氏医术全面继承者。父杨桂亭为清左宗棠手下大将,母亲旗人,为清宗室之女。杨博良自幼聪颖过人,熟读四书五经,经史功底深厚。他目睹了清廷朝纲不振,戊戌变法失败,科举渐废,深感仕途艰险,遂绝意功名,恪守庭训,“不为良相,当为良医”,锐志学医。时孟河名医马培之尚在,杨博良欲拜其为师,马老辞曰年迈体...

阅读全文
国色天香数牡丹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31 | 21 阅读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唐军征战,至安徽铜陵凤凰山时全军有半数人员忽染病恙,高热不退,神昏谵语。随军大夫抓耳搔腮,束手无策。李世民仰天长叹,怨天不助。这时军中有一老卒奏有策。此人入伍前是花农出身,懂得牡丹的药用功能,他见满山遍野皆生长着牡丹,便嘱众采集牡丹根皮,洗净后砸碎成泥,然后用山泉水搅拌药泥为浆给患兵灌服,使众患皆转危为安。全军重振雄风,所向披靡。后来李世民登基称帝,为感谢牡丹之功,就御封牡丹为...

阅读全文
厚朴子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6 | 21 阅读

《中药大辞典》:厚朴子 出处: 《别录》 实际拼音: Hòu Pò Zǐ 别名: 逐折、百合、厚实(《别录》),厚朴实(《纲目》),厚朴果(《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果实或种子。9~10月采摘果实,晒干。 原形态: 聚合果长椭圆状卵形,长约9~12厘米,直径约5~6厘米,顶端截形,基部近圆形,心皮排列紧密,木质,先端有弯尖头,内含种子1~2粒;种子...

阅读全文
健脾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中国药典》:健脾丸 名称: 健脾丸 处方: 党参200g 白术(炒)300g 陈皮200g 枳实(炒)200g 山楂(炒)150g 麦芽(炒)200g 性状: 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 炮制: 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6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用...

阅读全文
独圣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0 | 20 阅读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独圣散 名称: 独圣散 处方: 黄蜀葵花(炒)30克 制法: 上一味,捣为细散。 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主沙淋,石淋。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空腹时用米饮调下。 《解围元薮》卷三:独圣散 名称: 独圣散 处方: 蓖麻子肉2两(碎者不用),黄连2两。 功能主治: 鼓槌风,手指挛,瘸足,趾肿烂脱落,腿肘曲折,肿痛难忍。 用法用量: 同贮瓶内...

阅读全文
代陈均辅赠马则贤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6-07 | 19 阅读

代陈均辅赠马则贤南宋·黄枢江南星渚山水奇,马家桂子昌于医。此心契天雄杰者,满轩种杏仁间驰。身虽如蝉蜕浊世,活人远志传孙枝。偶同瓜葛花屏下,梅兄樊弟相追随。嗟予蜂房病溽暑,热烘脑子逾蒸炊。难甘遂委庸医手,苍黄连月累卵危。有损无益智者哂,因陈治法宜如斯。言非草草果起死,功当归子夫何疑。况又时当半夏月,雨馀凉气浮轻絺。悬壶索寞乏琼报,木瓜愧诵前人诗。苏耽橘红井泉碧,威灵仙术终相期。阴功百世固未艾,芝田兰...

阅读全文
石菖蒲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7 | 19 阅读

《中国药典》:石菖蒲 实际拼音: Shí Chānɡ Pú 英文名: 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 别名: 菖蒲叶、山菖蒲、水剑草、香菖蒲、药菖蒲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

阅读全文
羚羊角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6 | 19 阅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羚羊角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桂心、茯神、麻黄(去根节)、葛根、附子(炮裂.去皮脐)、当归(炒)、酸枣仁、五加皮,各一两。升麻、枳壳(麸炒)、独活,各一两半。 功能主治: 治风痱,筋脉缓弱,言语蹇涩。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服。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处方: 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