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切脉" 的结果

找到 220 条相关结果

出自“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难经》的成语典故●沉疴痼疾(沉疴宿疾、顽瘴痼疾) ... . ...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15 | 24 阅读

 中医药成语“沉疴痼疾”,本指经久难以治愈的疾病,现也用以比喻长期形成的社会恶习和弊病。沉疴[kē],意指难治之病; 痼[gù]疾,意指积久不愈的疾病。成语典出神医扁鹊《难经·十八难》:“人病有沉滞久积聚,可切脉而知之耶?其外痼疾同法耶?将异也?” 关于此,《难经·十八难》原文载: 人病有沉滞久积聚,可切脉而知之耶?然:诊病在右胁有积气,得肺脉,结脉,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 诊不得肺脉,而右胁有...

阅读全文
晋中市王氏妇科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2 | 23 阅读

名噪三晋的平遥县“王氏中医妇科”,始于北宋,历经千年历史,迄今已传29代。三晋王氏中医妇科发展了多项特色诊疗技术,包括中药保留灌肠技术、中药脐疗、中药穴位敷贴、王氏中医家传脉诊、王氏中医家传舌诊等。 三晋王氏妇科流派建国初期第二十六、二十七代传承人合影 其学术思想主要渊源为《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采纳金元四大家李东垣《脾胃论》观点,继承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的思想,...

阅读全文
宫廷“牵线切脉”另有隐情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6-01 | 22 阅读

切脉,是医生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医辨证的“拿手好戏”。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通过“按二指”,常能相当准确地判断患者患病的部位和性质,推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窥察体内邪正盛衰等情况。历史上有关切脉的趣闻甚多,然而,切脉之术是谁人发明的呢? 相传,距今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晋国上卿赵简子有一次病重,昏迷不醒,众人皆认为他死去。请当时的名医扁鹊判断,扁鹊从赵简子的手腕部按及还有微弱的脉跳,断...

阅读全文
脉病而人不病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5 | 22 阅读

南宋绍兴年间,医生王继生因治愈了高宗皇帝的疾病而闻名。后来,又居功自傲被高宗皇帝判罪,被押送福州定居。 词人周密的叔父宫教,这时正去湖南长沙任副职,以前曾和王继先相识。旅途中,二人恰巧在旅馆里相遇。宫教置备了一桌酒席以示慰劳,并借此机会请求王继生诊脉,说道:“王医师,请您给我号号脉吧!看看我的身体状况如何?” 王继生听完略显骄傲,习惯性地将手搭在了宫教的手腕部。诊完之后,王继生问道:“先生可有什...

阅读全文
五过
治则治法 | admin | 2025-05-16 | 21 阅读

【五过】语出《素问.疏五过论》。指医生在治疗上的五种过失。病人由于职业地位的变化而发生倩志方面的疾病,医生不知疾病的起因,随便处理。不了解病人的生活和环境,思想情绪,不知那一证应补,那一种证应泻,妄施治疗,使人体精气一天天虚耗,邪气因而侵入。善于诊断的医生,必然能分析证侯,区别正常和反常。将同名同形的病证,加以比较分析,在相同中寻求不同之点;医生态度镇静,详细探入地审察,从不易辨别的病证中辨出异同...

阅读全文
孙思邈悬丝诊脉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5 | 21 阅读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十多个月了,不但不能分娩,并且得了重病,虽经宫廷太医的精心诊治,病情仍然不见好转。 一天,唐太宗对徐茂公说:“爱卿可知哪里还有名医能治好娘娘的病?”徐茂公说:“臣闻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州区)有一名医叫孙思邈,疑难杂症一经他手,即可妙手回春。”太宗听后说:“既有这样的名医,卿可派人速速请他进宫,为娘娘除患,为朕解忧。” 徐茂公遵照太宗的吩咐,即派人火速去请孙思...

阅读全文
藏医学的诊断方法之一脉诊
藏医 | admin | 2025-06-04 | 20 阅读

脉诊在藏医诊断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方法就是以医者用手指头去按切患者的脉搏,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汉族中医的脉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一致。 一、诊脉的准备 正规的脉诊,有较严格的要求。在时间方面,应在清晨朝阳初露,人体尚未开始下床活动之时,因这时人的情绪最为稳定。藏医认为,这个时间正是一日之始,阴阳之间最没有偏胜,比较调和,寒热也均匀。患者则因体力尚未开始活动,也未进饮食,故此时患者的脉象...

阅读全文
古典文学中的中医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19 阅读

1.《西游记》中的中医药 小说《西游记》在第三十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中,有一首唐三藏抒发情怀的诗。其诗曰: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这首诗选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茯苓、防已、竹沥、茴香九味中药名。虽然药的功能与诗的内容无关。但这些药名却揭示了《西游记》的情...

阅读全文
“花蕊石”止血的传说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7 | 19 阅读

花蕊石,别称花乳石、白云石,产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灵宝市一带。该石为变质岩类含蛇纹石大理岩的石块,主含碳酸钙及含水硅酸镁。它是一味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物,关于它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传说在南宋时期,杭州凤凰山麓的皇宫内有位漂亮的小公主,年方14,还未出嫁。有一段时间她却忽然患起病来,整日茶饭不思,面黄肌瘦,精神倦怠。当时皇帝请了不少医生来为她诊治,都不见效,就张榜招医,许诺若能治好小公主...

阅读全文
董奉治好疯癫得娇妻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07 | 19 阅读

话说柴桑屈县令有一堂妹,芳龄20有余,貌若天仙,却因被“精邪所魅”,得了“癫疯”病,“百不能治”。不但闹得家中鸡犬不宁,更令屈员外夫妇悲愁交加、痛不欲生。这屈小姐的怪病因何而来,还得从3年前说起。 屈员外家居柴桑鄱阳湖畔,阳春三月,微风徐拂,水波荡漾,湖边绿柳成荫,姹紫嫣红,一派如诗画卷。这天,屈小姐在贴身丫环的陪伴下,来到湖边踏青,正在花丛中追逐翩翩起舞的彩蝶嬉耍着,不料从湖边草丛中爬出一个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