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广告请联系QQ51823242,每月100元。
通过访问和使用本网站,您表示接受并同意遵守本服务条款的所有条款和条件。如果您不同意这些条款,请不要使用本网站。
本网站提供视频内容、文章和其他相关服务(以下简称"服务")。我们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无需事先通知。
要使用某些功能,您需要创建一个用户账户。您同意:
您同意不:
本网站及其原始内容、功能和特性完全归我们所有,并受国际版权、商标、专利、商业秘密和其他知识产权或专有权利法律的保护。
本网站按"原样"和"可用"的基础提供。我们不保证: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间接、附带、特殊、后果性或惩罚性损害承担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利润损失、数据损失或其他无形损失。
我们保留随时修改这些条款的权利。我们将通过在本网站上发布新条款来通知您任何更改。继续使用服务即表示您接受修改后的条款。
我们可自行决定终止或暂停您对服务的访问,无需事先通知或责任,如果您违反这些条款。
这些条款构成您与我们之间的完整协议,并取代任何先前的协议。如果这些条款的任何部分被认定为无效或不可执行,其余部分仍将完全有效。
找到 35 条相关结果
陈修园(1753-1823年),名念祖,号慎修,福建长乐县人。1814年任宜隶省广平府的威县知县,后任正定府灵寿县知县,并曾代理过正定府知府。陈氏由儒而医,著作甚丰,均以普及古医学为主要内容。主要有《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时方歌括》《医学三字经》《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神农本草经读》等十余种。 陈氏尊经崇古,鄙视宋元以后诸医,认为“医门之仲师即儒宗之宣圣,凡有阐扬...
阅读全文岐黄为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合称,相传为医家之祖。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而后世用“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如“岐黄之术”“岐黄之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岐黄家”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指中医行业等等。 《黄帝内...
阅读全文陈修园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一生著作等身,特别是他编著的一些简明扼要、便于初学而又切于实用的小型医书,如《医学三字经》《时方歌括》《时方妙用》等,对于中医学的传播与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百多年来,陈修园医书,风行一世,至今仍享誉医林,为莘莘学子所推重。但是,陈修园早期出版的书籍,最初的署名却没有冠以自己的名字,而是托名叶天士。后来,陈修园出了大名,威震四海,其书流行了,才纠正过来,改归己名...
阅读全文虞天民,名抟,号垣德老人,浙江义乌花溪人。世业医,其曾叔祖虞诚斋曾游于丹溪之门,世代相传,都以丹溪为宗。晚年作《医学正传》(1515年)八卷。其凡例云:凡诸病总论皆采摭《内经》要旨以为提纲,继之以历代名医可法之语,间或附以己意。凡方法备载于脉法之后。其伤寒宗张仲景,内伤宗李东垣,小儿科多本钱仲阳,其余诸病悉以丹溪要语及所著诸方冠于其首,次以刘、张、李三家之方选其精粹者继之于后,外有诸家名医有理妙...
阅读全文文以载道,史以传承。在古代文人学士中,明朝学者李濂(1488-1566年)对中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这位河南开封儿科世医“金钟李氏”的第十一世孙,没有如先辈及哥哥李洪那样继承祖业,济世惠民,而是撰写了专著《医史》,以历代医家传记为纲,深入系统地梳理了几千年来我国中医药的发展脉络,集中颂扬了名医乐善好施、豁达仁义的侠士风范,从另外一个角度践行着对医道的传承。 宋朝的时候,祥符(今河南开...
阅读全文在古代,中医药大量输出到周边国家,海外的医药学也纷纷流入我国,尤其是沿海的浙江一带,这就是古代中医药的“一带一路”。 唐朝时期:新罗(今朝鲜)与浙江医药学方面就建立了互惠互利、协作共赢的交往。新罗人从定海、宁波海口登陆,及时运来名贵药材和其他货物。公元893年,浙江籍人士杜光庭在《玉函经》中引入西方十二宫说。北宋初年,占城国(今越南)也常有商人携带麝香、沉香、丁香等药材来宁波开展贸易活动。高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