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凉血散血" 的结果

找到 23 条相关结果

南板蓝叶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6 阅读

《中华本草》:南板蓝叶 出处: 南板蓝叶历代本草未见收载。但陶弘景在《别录》中记载:"(蓝实)其茎叶可以染青,生河内。"又说"此即今染(纟禁)碧所用者,以尖叶者为胜"。这里的尖叶者即为本种。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中图蓝二,据其形态特征亦与本种一致。 实际拼音: Nán Bǎn Lán Yè 别名: 蓝靛叶、靛叶、大青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阅读全文
温热大师叶天士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1 | 26 阅读

叶天士(1666-1745),名桂,号香岩先生,又号上津老人,清初苏州名医。叶氏世操医业,天士既承家技,又博采诸家,相传曾更十七师。《古今医史续增》谓其曾“得周扬俊四名家之精”。有人则谓其学本余杭陶华、旁及东垣、子和、丹溪,远绍河间(《温热论笺正·赘道人序》)叶氏在温病学上严贡献最大,其学术观点集中体现在门人顾景文所录其授受之语而成的《外感温热论》一文中。 叶天士首次创立了温热病卫气营血的辨...

阅读全文
多功能艾灸器灸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17 | 17 阅读

【概述】 随着现代高科技对针灸学科的渗透,近年来在艾灸疗器中出现了一些科技含量较高、功能较多的灸疗器。如有的艾灸仪具有艾灸与磁疗同时进行,不燃烧,无污染,温度可调,自动控温等特点。当磁性灸头中的磁作用于艾绒及穴位时,可加速穴位局部的血液循环。而设在磁环中的加热部分在对艾绒加热的同时也对穴位进行了加热,使皮下毛细血管舒张,使磁化及加热后的艾绒的挥发物和有效成份,迅速渗透到穴位中即起到了磁疗和艾灸...

阅读全文
嫦娥四号“微型生态圈”中的中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0 | 16 阅读

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浅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几丛芦苇。 扁舟倒影寒潭,烟光远罩轻波。笛声何处响渔歌,两岸蘋香暗起。 这首《西江月》是五代欧阳炯的作品,描写深秋夜月下的唯美景色。词牌《西江月》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因李白《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句得名。 昔闻皓月藏灵药 明亮静谧的月亮,往往给人以无限的遐思,也因此产生了无数动人的传说,而这些传说都和中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

阅读全文
南板蓝根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9 | 16 阅读

《中国药典》:南板蓝根 英文名: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别名: 大蓝根、大青根 来源: 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 的干燥根茎及根。夏、秋两季采挖,除去地上茎,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根茎呈类圆形,多弯曲,有分枝,长10~30cm,直径0.1~1cm。表面...

阅读全文
温热派的学术特点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7 | 15 阅读

一、强调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按照传统的观点,伤寒是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应当隶属于伤寒,《伤寒论》也无可非议地成为外感热病临床的准则,然而,这个观点不断受到历代医家的冲击。如元代名医王履曾辨明伤寒与温病在概念、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上的区别,指出:“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明代吴又可也在《温疫论》中详细论述了伤寒与温疫的不同。在前代医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温热派提出了伤寒温病分论分治...

阅读全文
地锦草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9 | 14 阅读

《中国药典》:地锦草 实际拼音: Dì Jǐn Cǎo 英文名: 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 别名: 奶浆草、铺地锦、铺地红、血见愁、卧蛋草、雀儿卧蛋、小虫儿卧蛋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地锦Euphorbia humifusa Willd.或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 L.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地...

阅读全文
凉血
治则治法 | admin | 2025-05-15 | 14 阅读

【凉血】是清血分热邪的方法。适用于热性病热入血分,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血、舌色紫绛或发斑色紫黑等症。用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散血是凉散血中之热。...

阅读全文
解毒良药--青黛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5 | 14 阅读

《荀子》中有一句名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里的“蓝”,指的是一种植物;而青,则是从蓝中提取的一种染料,同时,也是一种中药。取爵床科的马蓝、蓼科的蓼蓝、十字花科的菘蓝的叶或茎加工,制成干燥粉末或团块,就能得到中药青黛。在电视剧《本草中国》中,世代与青黛为伴的福建仙游县书峰乡黄玉满,收割马蓝、采摘鲜叶,放入池中浸泡发酵。三天后,池水变蓝,黄玉满向池中加入石灰,并用木棒冲击水面、加速转化,得到神...

阅读全文
白毛夏枯草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5 | 13 阅读

《中药大辞典》:白毛夏枯草 出处: 《纲目拾遗》 实际拼音: Bái Máo Xià Kū Cǎo 别名: 金疮小草(《本草拾遗》),雪里青、土犀角(《纲目拾遗》),见血青、白头翁、筋骨草、石灰菜、紫背金盘、破血丹(《植物名实图考》),退血草、散血草(《分类草药性》,伏地筋骨草(《江苏植物名录》),白夏枯草(《苏州本产药材》),散血丹、白毛串、白喉草、四季春草、大叶刀焮草(《福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