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冬温" 的结果

找到 111 条相关结果

温热派倡导三焦辨证的吴鞠通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6 | 24 阅读

吴鞠通(1758-1836),名塘,江苏淮阴名医。十九岁时父亲病逝,慨然废举子业而专事学医,后因子病温误治而亡,又专注温病治法。他“进而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颇有心得。他认为吴又可《温疫论》虽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但细察其法,未免支离驳杂,唯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但其医案散见于杂症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遂以《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内容为主,上溯喻嘉言、吴又可、王安道、李东垣...

阅读全文
石菖蒲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7 | 19 阅读

《中国药典》:石菖蒲 实际拼音: Shí Chānɡ Pú 英文名: 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 别名: 菖蒲叶、山菖蒲、水剑草、香菖蒲、药菖蒲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

阅读全文
玉竹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1 | 19 阅读

《中国药典》:玉竹 实际拼音: Yù Zhú 英文名: RHIZOMA POLYGONATI ODORATI 别名: 萎蕤、玉参、尾参、铃当菜、小笔管菜、甜草根、靠山竹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Druce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 ...

阅读全文
天麻栽培技术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27 | 17 阅读

天麻的生物特性是天麻栽培技术的理论依据,所以在天麻研究工作中极其重要的意义。天麻的一切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外界条件的变化和栽培技术的优劣都能影响到天麻生理机能的盛衰,并可从天麻块茎的外部形态特征上得到反映。也可以根据天麻生长的形态来判断其内部机能的变化,检验栽培技术是否得当,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满足天麻生长的需要,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 天麻生长的环境条件 一、温度...

阅读全文
加减葳蕤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9 | 17 阅读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减葳蕤汤 名称: 加减葳蕤汤 处方: 生葳蕤6~9克 生葱白2~3枚 桔梗3~4.5克 东白薇1.5~3克 淡豆豉9~12克 苏薄荷3~4.5克 炙草1.5克 红枣2枚 功能主治: 滋阴发汗,治阴虚之体,感受外邪,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干,痰稠难出,无汗或有汗不多,口渴心烦,舌赤脉数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方中生葳蕤滋阴润燥为君;葱白、豆豉...

阅读全文
《温病条辨》原病篇
温病条辨 | admin | 2025-06-08 | 16 阅读

1.六元正记大论曰: 「辰戍之岁,初之气,民厉温病。卯酉之岁,二之气,厉大至,民善暴死。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乃起。丑未之岁,二之气,温厉大行,远近咸若。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巳亥之岁,终之气,其病温厉。」叙气运,原温病之始也。每岁之温,有早暮微盛不等,司天在泉,主气客相加临而然也。细考《素问》注自知,兹不多赘。 按吴又可谓温病非伤寒,温病多而伤寒少,甚通。谓非其时而有其气,未...

阅读全文
温邪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6-03 | 16 阅读

【温邪】多种热性病致病外因的总称。临床常见的几种温热病如春温、风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温疫、温毒和瘟疟等的病因,均属温邪的范围。...

阅读全文
《温病条辨》中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温病条辨 | admin | 2025-05-25 | 16 阅读

1.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阳明之脉荣于面,《伤寒论》谓阳明病,面缘缘正赤,火盛必克金,故目白睛亦赤也。语声重浊,金受火刑,而音不清也。呼吸俱粗,谓鼻息来去俱粗,其粗也平等,方是实证,若来粗去不粗,去粗来不...

阅读全文
通俗伤寒派的学术特点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2 | 16 阅读

一、以广义伤寒为研究对象 伤寒的涵义有广狭之分,广义的伤寒是外感热病的统称,狭义的伤寒则是外感风寒所致的病症。通俗伤寒派以论广义伤寒为主,例如朱肱的《类证活人书》除论狭义伤寒以外,尚论证了伤风、热病、中暑、温病、湿虐、风温、温疫、中湿、湿温、温毒等病;而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以伤寒兼证的形式,论述了痧、疫、虐、风、湿、春温、秋燥、伏暑、湿温、冬温、赤膈伤寒、发斑伤寒等二十个病症。将广义伤寒作为研...

阅读全文
鄂西北民间草药江边一碗水栽培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21 | 16 阅读

在鄂西北神农架和秦巴山区高山峡谷林荫处,生长着一种象荷叶的药草,独茎六角圆叶,形如小碗,碗边有锯齿,开紫红色小花,叶中常聚满露水、雨水,能为采药人解渴。这种药草名叫“江边一碗水”。 当地老中医说,“江边一碗水”具有散瘀活血、止血止痛等功能,民间常用于治疗跃打损伤、五劳七伤、风湿关节炎、腰腿疼痛、月经不调等。 民间所称草药江边一碗水,在本草专著中以鬼臼之名予以收载。鬼臼类中药为小檗科植物南方山荷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