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冒暑" 的结果

找到 72 条相关结果

中暑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15 | 19 阅读

脉虚微细弦芤迟。皆属于中暑。不可汗下。但解热利小便为要。夫暑者。乃长夏盛热之令也。人当避酷热之亢。相安于燔炙之宜。毋冒灼灼。毋致怆怆其知道者。夏以养阴扶阳。顺之则祥。逆之则殃。故三伏炎炎。三暑蒸蒸。腠理开泄。真气不藏。孙思邈云。长夏宜服五味子、人参、麦门冬。以固耗散之金。真气不足者。倍加人参。其不善养者。坐卧于风凉之处。扇不息于寝寐之时。或拭以冷布。或浴以凉泉。则腠理寒侵逆其时令。即病曰伤暑矣。其...

阅读全文
任脉(八脉图并治症穴之)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22 | 17 阅读

任脉考穴:列缺二穴,肺经。手腕内侧一寸五分,手交叉盐指尽处骨间是。针八分,主心腹胁肋五脏病,与照海主客相应。治病:〔西江月〕痔疟便肿泄痢,唾红溺血咳痰,牙疼喉肿小便难,心胸腹疼噎咽。产后发强不语,腰痛血疾脐寒,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痈多散。○凡治后症,必先取列缺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鼻流涕臭,名曰鼻渊:曲差上星百会风门迎香。鼻生息肉,闭塞不通:印堂迎香上星风门。伤风面赤,发热头痛:通里曲池绝...

阅读全文
肉桂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2 | 17 阅读

《中国药典》:肉桂 实际拼音: Ròu Guì 英文名: CORTEX CINNAMOMI 来源: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性状: 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厚0.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

阅读全文
吴茱萸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2 | 16 阅读

《中国药典》:吴茱萸 实际拼音: Wú Zhū Yú 英文名: FRUCTUS EVODIAE 别名: 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Huang 或疏毛吴茱萸Evo...

阅读全文
杂病用药赋(六)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4 | 15 阅读

诸咳因风寒,华盖三奇或熏;诸咳丸 陈皮、百药煎、枳壳、半夏曲、诃子、知母各等分,姜汁入蜜为丸,白汤下。诸咳通用,伤风咳甚发表后,以此断根尤妙。华盖散 苏子、赤茯苓、陈皮、桑白皮、麻黄、杏仁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温服。治肺感风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头目昏眩,鼻塞声重,痰气不利。加减三奇汤 桔梗、陈皮、青皮、人参、紫苏、桑白皮、甘草各五分,半夏七分,杏仁三分,五味子四分,姜煎。治咳喘胸满。...

阅读全文
历代医学姓氏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1 | 15 阅读

按《医林史传》、《外传》及《原医图赞》而类编之,俾后学知所观感云。三代以前,圣君贤相,创为医药,以济死生者也。伏羲氏 有《天元玉册》,乃鬼臾区十世祖口诵而传之,《素问》中重载其语。神农氏 有《本草》传世。黄帝氏 与下九人更相回答,作《灵枢》、《素问》内外一十八卷。素者,本也,五行之本也;问者,黄帝问也。赞于《易》,载于《史》,序于《大学》,古之圣人也。后世辄言黄老之学,不知黄乃黄石公也。僦贷季 三...

阅读全文
藿香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5 | 14 阅读

《中药大辞典》:藿香 出处: 《别录》 实际拼音: Huò Xiānɡ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广藿香于6~7月间生长繁茂时采收,海南地区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月,除去须根、泥土,晒2~3天,堆放,闷2天后再晒,再闷,如此堆晒至干为止。藿香第1次在6~7月开花时采收,第2次在10月。采后晒干或阴干。单用老茎者,药材名"藿梗"。 原形态: ①广...

阅读全文
龙须散(甘草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8 | 14 阅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龙须散(甘草散) 名称: 龙须散(甘草散) 处方: 五倍子(一作五味子.二两) 乌梅(去仁.二两) 甘草(炙.一两半) 飞罗面(二两.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 白矾(枯.一两.一方生用)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冒暑伏热,心膈烦闷,饮水过度,不知人事;及霍乱作泻作渴,衄血吐血,小便下血,头旋目晕。 用法用量: 每服二大钱,新汲水调下一服,一服即愈...

阅读全文
大顺饮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29 | 14 阅读

《伤寒大白》卷三:大顺饮 名称: 大顺饮 处方: 缩砂、草豆蔻、厚朴、青皮。 功能主治: 辛散疏利。主因热伤冷,误服寒凉,中焦凝滞,六脉沉迟,或沉大,呃逆腹痛,肠鸣下利。 用法用量: 生姜汤调服。 各家论述: 本是阳症,因过服寒凉,以致腹痛,故用辛散疏利。缩砂、草蔻温燥,以开寒凝;厚朴、青皮辛散,以散滞气。 《症因脉治》卷一:大顺饮 名称: 大顺饮 处方: 草豆蔻、...

阅读全文
加味香薷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5 | 14 阅读

《年氏集验良方》卷三:加味香薷丸 名称: 加味香薷丸 处方: 香薷草4两,白扁豆(炒)2两,广皮2两,粉甘草5钱,宣木瓜2两,白术2两,白茯苓2两,泽泻2两,猪苓2两,藿香2两,滑石1两,川连1两,朱砂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 功能主治: 夏月感冒暑气,口渴心烦躁,吐泻发热,霍乱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临用以滚水调化,温服。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