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再造散" 的结果

找到 20 条相关结果

再造散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60 阅读

《伤寒六书》卷三:再造散 名称: 再造散 处方: 人参 黄耆 川芎 甘草 熟附子 桂枝 细辛 羌活 防风 煨生姜 芍药 功能主治: 助阳解表。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寒重热轻,头痛项强,肢冷无汗,倦怠嗜睡,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或浮大无力。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400毫升,加大枣2枚,煎至200毫升,温服。 夏日热甚,加黄芩、石膏。 备注: 方中参、耆、姜、桂、附子、甘草益气助阳...

阅读全文
白花蛇膏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9 | 20 阅读

《本草纲目》卷四十三引《鸡峰备急方》:白花蛇膏 名称: 白花蛇膏 处方: 白花蛇(酒煮,去皮骨,瓦焙,取肉)1两,天麻2两,狗脊2两。 制法: 上为细末,以银盂盛无灰酒1升浸之,重汤煮稠如膏,银匙搅之,入生姜汁半杯同熬匀,瓶收。 功能主治: 营卫不和,阳少阴多,手足举动不快。 用法用量: 每服半匙头,用好酒或白汤化下,日2次。 《本草纲目》卷四十三引《三因》:白花蛇膏 ...

阅读全文
回生再造饮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1 | 17 阅读

《跌损妙方》:回生再造饮 名称: 回生再造饮 别名: 回春再造丹、回春再造散 处方: 五铢钱5文(火煅7次),木香1钱,自然铜1钱,麝香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接骨。主 用法用量: 回春再造丹(《秘传打损扑跌药方》)、回春再造散(《外科百效》卷五)。 注意事项: 如骨未断勿轻服。 ...

阅读全文
通天再造散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4-26 | 16 阅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通天再造散 名称: 通天再造散 处方: 郁金15克(生)大黄30克(炮)白牵牛18克(半生半炒)皂角刺30克(炮,经年黑大者)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治大麻风。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早晨面东,以酒调下。当月利下恶物(或脓或虫)。 ...

阅读全文
伤寒•伤寒用药赋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8 | 14 阅读

太阳无汗寒伤荣,腊月麻黄汤为最;太阳有汗风伤卫,腊月桂枝(汤)可先。易老冲和(汤即九味羌活汤)治风寒而发于三季,陶氏冲和(汤)分阴阳以救乎双传。此方以两感必死,但阳先受病多者,以此汤探之,中病即愈。如不愈者,看表里阴阳多少用药。是以用九味羌活汤去苍术加柴胡、干葛,石膏、黑豆,皆三阳经药也。阳明之本宜解肌,审葛根白虎于寒热;伤风有汗表虚者,桂枝汤。伤寒无汗表实者,葛根汤。不恶寒反恶热,二便不闭者,白...

阅读全文
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七)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5 | 14 阅读

癞风初起吐下,醉仙再造莫迟疑∶醉仙散胡麻子、牛蒡子、蔓荆子、枸杞子各一两,俱炒紫色,白蒺藜、苦参、栝蒌根、防风各五钱,轻粉四钱,为末。每一钱,甲、午、晚各茶清调服,服后五七日间,先于牙缝内流出臭涎,浑身觉疼,昏闷如醉,后利下臭屎,脓血为效,量大小虚实服之,治大风病遍身瘾疹瘙痒麻木。或去轻粉,量体加芩、连,可调理余毒。再造散大黄、皂刺各一两,白牵牛六钱,郁金五钱(一方无此二味),为末。每五钱或二钱,...

阅读全文
外科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31 | 14 阅读

仙方活命饮:(一)治一切疮疡,不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此止痛消毒之圣药也。穿山甲(蛤粉炒黄) 白芷 防风 天花粉 赤芍药 归尾 乳香 没药 贝母 皂刺甘草(各二钱)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酒一碗,煎数沸。温服。托里消毒散:(二)治疮疽元气虚弱,或行攻伐不能溃散,服之未成即消,已成即溃,腐肉即去,新肉即生。若腐肉既溃而新肉不能收敛,属气虚者,四君子汤为主;属血虚者,四物汤为主;气血俱虚者,十全大...

阅读全文
《汤头歌诀》发表之剂
汤头歌诀 | admin | 2025-05-28 | 14 阅读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  伤寒服此汗淋漓 2.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  芍药甘草姜枣同 桂麻相合名各半  太阳如疟此为功 3.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  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  风寒两解此为良 4.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  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  细辛半夏兼五味 5.葛根汤 葛根汤内麻黄襄  二味加入桂枝汤 轻可去实因无汗  有汗加葛无麻...

阅读全文
黄芪益气为栋梁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3 | 14 阅读

黄芪是临床应用最广的一味补气中药,几千年来被广泛地用于多种病证的治疗,而且其作用不断有新的发现,所治病证也越来越多。 补气升阳 用广效良 关于黄芪之甘温补气升阳,《神农本草经》即有类似记载。药理研究发现,其有类性激素作用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应用很广,也确有很好的疗效。张学文应用黄芪几十年,体会到此药的补气作用和升阳作用非常显著,如辨证准确,配伍得当,往往可以收到理想效果。 ...

阅读全文
通俗伤寒派精于临床的陶华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朱肱以后能承其绪而有所发挥的,可推明代的陶华。陶华(1369-1445),字尚文,号节庵,明代余杭人。据云随证制方不拘古法,每遇奇疾能应手而愈,而于伤寒尤为擅长。著有《伤寒六书》,即《伤寒琐言》、《家秘的本》、《杀车捶法》、《截江网》、《一提金》及《明理续论》。陶氏诸书命名虽不雅,辞句亦多重复,但毕竟是临床家的经验之谈,不乏实用之处。 陶氏之学多本仲景与朱肱。他强调伤寒之邪自外而入,因人体质之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