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内踝" 的结果

找到 425 条相关结果

子午流注取穴法
子午流注针 | admin | 2025-06-04 | 25 阅读

子午流注取穴法主要包括“纳甲法”、“纳子法”和“纳络法”三种。 纳甲法 纳甲法是根据日天干开穴,天干起于甲,故称纳甲法。其原则如《针灸大成》云:“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这个原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根据时辰开穴,二要循经开穴。 (一)按时推算 根据时干支的顺序推算取穴,它的规律是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这个规律是指开井穴而言的。与此同时:天干属阳主进,故天干由甲→...

阅读全文
冬日“艾灸养阳”有诀窍 你必须了解的艾灸知识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06 | 23 阅读

艾灸是一项普及性广、操作容易的中医传统技术,施灸于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穴位,能够达到怡和气血、通调经络、补养脏腑、益寿延年的目的,这种方法又称为保健灸法。 一、为什么选择艾灸? 《黄帝内经》认为,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人的一生就是阳气由强到弱,缓慢消耗的过程。宋代医家窦材认为,人体的衰老现象与阳气的消耗相联系:人到晚年会出现阳气虚衰而手足不暖、动作艰难;或出现下焦元气虚疲而影响夫妻生活...

阅读全文
腕踝针的针刺点
腕踝针 | admin | 2025-06-03 | 22 阅读

针剌点是指针刺入皮肤的点,因针刺进皮下要达一定深度,故此点并非治疗作用点。针刺中位置一般情况下不变,但若针刺要避开血管、伤口、瘢痕等,或针要朝离心方向刺时,点的位置要朝向心端适当上移,有时与原来点的位置相距甚远,只要不偏离点的纵轴,不向旁移位,并不影响疗效,故针刺点不是穴位,不象穴位要有固定位置,两者有区别。 腕和踝针刺点各6个,以数字1-6编号,编号与区同名,在各区中央,以肌膊和骨缘作定位标志...

阅读全文
妊娠(三之一)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2 | 21 阅读

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是气血调和。阳施阴化也。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又云。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者。妊娠之脉也。三部浮沉正等。按之无断绝者。有娠也。又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左右俱沉实。生二男。左右俱浮大。生二女。又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左右俱大产二子。又左右两尺脉皆浮。为产二男。不尔女作男生。俱沉为产二女。不尔男作女生。又左手尺脉浮大...

阅读全文
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推拿疗法
百病推拿 | admin | 2025-05-28 | 21 阅读

1.概述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所构成,其内外两侧有副韧带加强。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起于内踝,止于舟骨、距骨及跟骨。外侧副韧带有三条,均起于外踝,腓距前韧带止于距骨前外侧,腓跟韧带止于跟骨外侧,腓距后韧带止于距骨后外侧。 踝关节解剖特点:外踝比内踝长,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坚强,所以外侧韧带比较容易受损,临床以外侧韧带损伤多见。 2.病因病机   多因在不平的路面行走、跑步、跳跃,或下楼梯时,踝...

阅读全文
灸法·灸诸病法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1 | 20 阅读

一论中风口噤不开,牙关紧闭,及中气皆效。人中(一穴) 颊车(二穴) 三里(二穴) 合谷(二穴)一论卒中恶风。心烦闷痛欲死。秘穴立效。取两足大指下横纹。随年壮灸之。一论中风口噤不开。机关二穴。在耳下八分微前。至五壮即止。一论风中血脉则口眼 斜。中腑则肢体废。中脏则性命危。凡治莫如发表调气和血治痰诸法。然后可扶持疾病。若要收全功。火艾为良也。一论风中血脉。口眼歪斜。听会(二穴在耳前陷中张口得之有穴动脉...

阅读全文
奇经八脉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18 | 20 阅读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 。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络舌。冲脉者。起于气街。并足阳明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起于诸阳之会。   阴维起于诸阴之交...

阅读全文
缪刺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三篇
黄帝内经·素问 | admin | 2025-06-06 | 19 阅读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

阅读全文
按摩三阴交 防治腹泻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9 阅读

一想到腹泻,大多数人就想起一天好几次冲进厕所的情景,还有的腹泻患者总是一吃完饭就跑厕所,尤其是在外面吃饭,一回家就赶紧去厕所。情况加剧时,胃口不好,有时还恶心、口臭。其实,一般人一天大便1~2次属于正常,超过3次就算是拉肚子了。如果每天大便都在3次以上,连续2个月就属于慢性腹泻了。但是慢性腹泻中约有一半的患者是找不到原因的,现代医学称为功能性慢性腹泻,还有情绪性腹泻、肠道易激惹综合征等。就拿肠道...

阅读全文
中医助你顺利度过更年期
女性保健 | admin | 2025-05-19 | 19 阅读

《黄帝内经》云:“女子四十九岁(虚岁),任脉虚,太冲脉衰微,天癸枯竭,停止生育。”天癸枯竭是指肾气虚弱导致体内雌性激素分泌迅速减少。肾为五脏之本,肾气化生天癸,天癸激发冲任。天癸枯竭,必然导致年老体衰和肾气虚弱。但善于保养者,高寿仍可生育;不善于保养者,40岁后会出现燥热不安,彻夜难眠,甚至狂躁、闭经。这是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 中医养生理论均从维持人的正常状态出发,把减少消耗、加强再生、保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