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兽部" 的结果

找到 17 条相关结果

缪希雍与《神农本草经疏》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4 | 17 阅读

《神农本草经疏》是明代最重要的中药学著作之一,也是注解《神农本草经》最重要的本草文献之一。作者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幼年丧父,家道中衰,孤苦多病,赖于慈母教诲,先习儒,17岁因读《内经》自医疟疾,遂学医。后读书有成,壮年出游四方,拜师交友。壮年缪希雍电目戟髯,外貌似剑侠。他悬壶济世,是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于一身,既注重传承又勇于创新的著名医家。《神农本草经疏》与《先醒斋医...

阅读全文
药食同源不等于以食代药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6 阅读

“药食同源”是为人所熟知的一个概念,但药物与食物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却很少有人说得清楚。 药食关系与食物疗病 农耕时代以前,食物主要通过采捕获得,渔猎需要体力,采集更需要智慧。《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药物的出现,基于人类有意识的觅药行为,这一过程确实与觅食有关。传说,“神农”品尝了大黄的根茎,...

阅读全文
鱼生火肉生痰 青菜豆腐保平安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1 | 16 阅读

有句谚语“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意思是说,鱼味道鲜美,但多吃容易导致内热蓄积,即“生火”;肉美食可口,多吃则会导致体内津液代谢失常,产生痰浊,即“生痰”。如《本草纲目·兽部·豕》载:“思邈(唐代著名医家)曰:凡猪肉久食,令人少子精,发宿病。豚(小猪)肉久食,令人遍体筋肉碎痛乏气。”一般来说,鱼、虾、蟹和各种肉食,长期食用都可助湿生痰,甚至诱发痛风和各种过敏反应,导致疾病的发生。新鲜蔬菜...

阅读全文
兽部
雷公炮制药性解 | admin | 2025-06-01 | 14 阅读

 黑嘴白鸭 味甘,性微寒无毒,入肺肾二经。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绿头者亦堪用,白目者能杀人,忌龟鳖肉。按∶肺之色属白,肾之色属黑,黑嘴白鸭宜其入此二经。肺肾受补,诚为劳证仙方,得童便煮服,功效不可尽述。  乌骨毛鸡 味甘,性微温,有小毒,入五脏诸经。主虚羸折伤痈疽,及心腹恶气,亦能安胎,过食生火动风。按∶丹溪曰∶鸡属土而有金与木火。则所禀者惟少水尔,...

阅读全文
诗词话汉唐五代四川中医药之辉煌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13 阅读

汉唐五代是巴蜀中医药学理论形成和早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中国医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以诗词歌赋的形式吟唱汉唐五代时期巴蜀中医药的光辉历史。 《山海经》里的巫医知识 山海秘经藏,先民战疾荒。鳐鱼专难产,穰木拓身强。祈祷驱邪咒,巫咸国运昌。十贤祥蜀地,百病遁逃亡。(五律《巫医·巴蜀医学启源》)《山海经》是集神话、历史、地理和民俗共存的百科全书。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山海经》其实...

阅读全文
走方医虎撑的传说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30 | 12 阅读

虎撑是旧时周游四方的走方医的标配。虎撑一摇,咣啷啷一响,人们就知道走方医来了。虎撑又叫“虎刺”“虎衔”“串铃”,其形如环盂,中虚空,内置铁丸,用手指周转摇动,发出清脆的响声,起到“报君知”的作用。正如《韵鹤轩杂著》所说:“百工杂技,荷担上街,每持器作声,各为记号。……医家所摇铜铁圈,曰‘虎撑’。” 串铃的名称很好理解,那么“虎撑”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呢?这得从一个“虎口拔骨刺”的传说讲起。 相传一...

阅读全文
“心有灵犀 ”话犀牛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5-07 | 12 阅读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其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句最为著名,广为传颂,多比喻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此处暂不论诗人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何“心有灵犀”会“一点通”呢?这就要从“犀”说起。 诗中“犀”,指犀牛角,犀牛是一种形状像牛,颈...

阅读全文
兽部
千金翼方 | admin | 2025-05-18 | 11 阅读

五十六味  发皮 味苦,温,小寒,无毒。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疗小儿痫,大人 ,仍自还神化,合鸡子黄煎之,消为水,疗小儿惊热,下痢。  乱发 微温,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止血鼻衄,烧之吹内立止。  人乳汁 主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  头垢 主淋闭不通。  人屎 寒。主疗时行大热狂走,解诸毒,宜用绝干者,捣末,沸汤沃服之。  人溺 疗寒热头疼,温气,童男者尤良,溺白KT ∶疗鼻衄...

阅读全文
兽部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16 | 11 阅读

 豕 「释名」猪、豚、加(一指公猪)、志(指母猪)。「气味」加猪肉:酸、冷、无毒(一般猪肉:苦、微寒、有小毒。)猪油:甘、微寒、无毒。猪肝:苦、温、无毒。「主治」母猪蹄:1、妇女无乳。用母猪蹄一具,加水二斗煮成五、六升饮服。或加通草六分亦可。又方:用母猪蹄四枚,加水二斗,煮成一斗,放入土瓜根、通草、漏芦各三两,再煮至六升,去渣,加葱、豉作粥或汤吃。如身觉热并有微汗即为有效。乳若不通,可再次服药。2...

阅读全文
兽部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01 | 8 阅读

鸡血:(二六二)味咸,性平。主疗痿痹中恶腹痛,解丹毒蛊毒虫毒盐卤毒,及小儿惊风便结,亦能下乳,俱宜以热血服之。若马咬人伤,宜以热血浸之。鸡冠血治白癜风,经络风热。涂囟颊,治口 不正。卒灌之,治缢死欲绝,及小儿卒惊客忤。和酒服,发痘最佳。涂诸疮癣蜈蚣蜘蛛马啮等毒。若有百虫入耳,宜用热血滴之。鸭血:(二六三)味咸微凉,善解诸毒。凡中金银丹石砒霜盐卤毒者,俱宜服此解之。若野葛毒杀人至死,热饮之,入口即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