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养性延命录" 的结果

找到 40 条相关结果

浅谈气功养生史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20 阅读

气功,作为医疗保健,其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唐尧时期,奠基于春秋战国,以后历代有所发展。远在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的医学著作和其他著作中,就有关于气功的论述。道家的老子、庄子,都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了古代的气功,如《老子》中的“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庄子》中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等,均是讲练功的。现存最早的且完整地描述呼吸锻炼的,要数战国初年石刻文中...

阅读全文
中医推拿的源头
推拿文化 | admin | 2025-05-24 | 19 阅读

中医推拿,又称“按摩”、“按跷”、“导引”、“案扤”、“摩消”等。是依据中医理论,在体表特定部位施以各种手法,或配合某些肢体活动,来恢復或改善身体机能的方法。按摩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属中医学重要部分。 中医推拿简便安全,疗效显着,一直被广泛应用。 据文献记载,中医按摩发源于河南洛阳区。早在秦汉时期已有专着《黄帝岐伯按摩十卷》,说明秦汉以前,按摩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医疗手段。虽然该书早已失传...

阅读全文
保健推拿起源
推拿文化 | admin | 2025-05-20 | 19 阅读

应用推拿防病、治病、健身益寿,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前就受到中国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高度重视。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秦汉时期的《内经》中记载了按摩可以治疗痹症、痿症、口眼歪斜、胃脘痛等。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也是秦汉时期成书的。 《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及得复。”说明在秦汉时期推拿已成为医疗和养生的重要手段。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

阅读全文
从《红楼梦》看女性气郁质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18 阅读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还是一部百科全书,蕴含着无尽的医学知识和养生智慧。书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描写,细致入微,深刻揭示了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气郁质是书中女性人物较为典型的体质代表,如若书中人依据自身特征进行调养,是否可以健康长寿,从而改变命运,不至缠绵病榻落寞收场? 气郁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气郁质人配合相应养生指导...

阅读全文
药食同源不等于以食代药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7 阅读

“药食同源”是为人所熟知的一个概念,但药物与食物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却很少有人说得清楚。 药食关系与食物疗病 农耕时代以前,食物主要通过采捕获得,渔猎需要体力,采集更需要智慧。《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药物的出现,基于人类有意识的觅药行为,这一过程确实与觅食有关。传说,“神农”品尝了大黄的根茎,...

阅读全文
房中有术 色不可贪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8 | 17 阅读

《黄帝内经》对男女身体的生理变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对“房中术”也多有阐述,“七损八益”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七损八益的具体内容,由于长期流传于君王密府之内,一般人很少了解,自唐宋之后很少有知之者。自从马王堆西汉竹简《天下至道谈》出土之后,人们才了解到七损八益的具体内容,并且知道了这些内容远在唐代,就流传到了日本,收载于《...

阅读全文
小暑重饮食 心静保健康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5 | 17 阅读

今年7月7日就是小暑了,小暑是反映夏天暑热程度的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古藉《群芳谱》中也说:“暑气至此尚未极也。”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有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如此。时到小暑,已是初伏前,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度,时有热浪袭...

阅读全文
六字诀
百家功法 | admin | 2025-05-01 | 17 阅读

嘘、呵、呼、咽、吹、嘻六字诀,最早见于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以后不少有关古代气功的著作中对此均有论述。自明代起,六字诀由原来单纯的以练呼为主的静功发展为配合动作的动静功结合的一种功法。 【功法操作】 一、静功六字延寿诀 1.肾吹气法坐式,双手抱膝同时曲膝,全身自上而下自然放松,排除杂念,意守丹田,自然呼吸,先静坐数分钟,然后口吹鼻吸,吸时须令气满,然后徐徐吹出令其尽,反复行之约20~30分钟。在...

阅读全文
返璞归真的巢氏导引术
百家功法 | admin | 2025-05-26 | 16 阅读

巢氏导引术,源自隋朝巢元方等的《诸病源候论》。该书在论述疾病治疗时不载方药和针灸,仅介绍导引术,这在中医古籍中可谓空前绝后,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导引术临床疗效的信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导引术的青睐。 功法渊源 太医博士亲传授 据史书记载,巢元方为隋朝太医令,太医博士。在《诸病源候论》中,巢元方在每条导引之前都要强调“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意思是“中药、推拿热敷、针刺...

阅读全文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16 阅读

在《黄帝内经》的《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有这样一段话:“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讲的是“恬惔虚无,精神内守”与预防疾病的问题。 这段原文是说:人在思想上如果能保持安闲清净、没有忧思杂念,正气、元气就能顺从而调和,精气和神气存留在体内,体内保持充沛的正气,疾病就无从发生,就能健康长寿。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情志情绪表现由心脏主宰,即《素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