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六腑之气" 的结果

找到 64 条相关结果

痈疽(二之一)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6 | 21 阅读

夫痈疽疮疖者。皆由气血不利。喜怒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调。使五脏六腑之气。怫郁于内。以致阴阳乖错。气血凝滞而发也。亦有久服丹石燥热之药。热毒结深。而发为痈疽也。夫此疾多生于膏粱富贵之人。以其平昔所食肥腻炙爆。安坐不劳。嗜欲无节。以致虚邪热内攻。煎熬气血而成也。痈者壅也。大而高起属乎阳。六腑之气所生也。其脉数浮。疽者沮也。平而内发属乎阴。五脏之气所成也。其脉沉数。疮者其总名也。疖者有头小疮也。经云。...

阅读全文
《濒湖脉学》脉诀考证
濒湖脉学 | admin | 2025-05-16 | 20 阅读

脉诀非叔和书晦庵朱子曰:古人察脉非一道,今世惟守寸、关、尺之法,所谓关者多不明,独俗传脉诀,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乃能直指高骨为关。然世之高医,以其书赝,遂委弃而羞言之跋郭长阳书。东阳柳贯曰:王叔和撰《脉经》十卷,为医家一经。今脉诀熟在人口,直谓叔和所作,不知叔和西晋时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之中世人伪托,以便习肄尔。朱子取其高骨为关之说,不知其正出《脉经》也。庐陵谢缙翁曰:今称叔和脉诀,不知起于何时。...

阅读全文
水始冰,地始冻,立冬之日话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0 | 19 阅读

“立冬为冬日始”,在古籍中也有对“冬”的解释:“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那么在这样的特殊时节我们该如何做好养生保健呢?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

阅读全文
秋后除湿去痛走罐更管用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17 阅读

秋燥、湿重再加上长期久坐,很容易产生感冒发烧、全身困倦、腰背酸痛等不适,而拔罐正能缓解这些症状,不过,更有效的拔罐不是我们常用的留罐,而是走罐。 除湿去痛治感冒都适合用走罐 平时拔罐,将罐吸附在应拔部位后停留一定时间的方法是留罐,而用罐吸附后,将罐上下反复拉动的方法则是走罐法。“湿气重,胃肠功能不好、全身沉重、大便溏泄、舌头胖等都是湿邪过重的表现,而走罐除湿的效果比较好。” 除了祛湿,走罐对颈肩...

阅读全文
从少到老 温灸伴健康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1 | 16 阅读

人从出生到入土总会经历大大小小的病痛,虽然无法完全避免生病。但如何才能减少病痛的次数呢?下面介绍身体上的一些保健学位,经常针灸可以起到驱除病痛的作用。 传统的艾灸方法,操作比较复杂,不易掌握,不小心易烧伤局部皮肤。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种简便、实用的保健灸法——随身灸。在市场上购买一个随身灸盒和艾条。使用方法:打开盒盖,剪取一寸长的艾条插入盖内的钢丝中,然后点燃艾条的一端,盖上随身灸盒,放入随身灸盒袋...

阅读全文
阳气
阴阳五行 | admin | 2025-05-16 | 16 阅读

【阳气】与“阴气”相对。泛指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阳气指机能;就脏腑机能来说,则六腑之气为阳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卫气为阳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余可类推。...

阅读全文
刮痧由来与临床应用
刮痧基础 | admin | 2025-05-08 | 16 阅读

痧症泛指传统中医意义的霍乱等热性病而皮肤出现痧疹者,多为瘟疫。中医儿科有痧、痘、惊、疳四大症,其中的痧就是此类。 痧是中医学专有名称 现代医家陈聪荣编著的《中医儿科学》“风疹”节下云:“风疹,或称风痧,古称瘾疹。是小儿的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多见于五岁以下乳幼儿,大多流行于冬春季之间。”由此可知,瘾疹乃是痧的最早名称。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云:“风强则为瘾疹。”明朝聂久吾《痘疹论》曰:“麻疹形...

阅读全文
通一子脉义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13 | 15 阅读

脉神(一)脉者,血气之神,邪正之鉴也。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病者脉必乖。矧人之疾病,无过表里寒热虚实,只此六字,业已尽之。然六者之中,又惟虚实二字为最要。盖凡以表证、里证、寒证、热证,无不皆有虚实,既能知表里寒热,而复能以虚实二字决之,则千病万病,可以一贯矣。且治病之法,无逾攻补。用攻用补,无逾虚实。欲察虚实,无逾脉息。虽脉有二十四名主病各异,然一脉能兼...

阅读全文
脏腑阐微篇
黄帝外经 | admin | 2025-05-30 | 15 阅读

雷公问于岐伯曰:脏止五乎?腑止六乎?岐伯曰:脏六腑七也。雷公曰:脏六何以名五也?岐伯曰:心肝脾肺肾五行之正也,故名五脏。胞胎非五行之正也,虽脏不以脏名之。雷公曰:胞胎何以非五脏之正也?岐伯曰:心火也,肝木也,脾土也,肺金也,肾水也,一脏各属一行。胞胎处水火之歧;非正也,故不可称六脏也。雷公曰:肾中有火亦水火之歧也,何肾称脏乎?岐伯曰:肾中之火先天火也,居两肾中而肾专司水;也。胞胎上系心,下连肾,往...

阅读全文
精气神 | admin | 2025-05-30 | 15 阅读

【气】指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等。指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临床上所说的“气”,多数是指脏腑机能失调引起的病状,如“胃气不降”、“肝气犯胃“等。...

阅读全文